王清莞。
阿兰自然知道这个人,她的房中甚至挂有这个女子写的诗。可以说,当今天下,除过那位铁血手腕的女帝外,她最钦佩的人便是王清莞。
绝世才华,她心往之。
阿梅很快便跟上了阿兰,手上拿着的同样是印有“王清莞”三个字的纸张。
二人去了一号区域。
手中的纸被拿走,她的名字又被写在一张有很多名字的纸上,也在一个木牌上写了一遍。写有她名字的木牌被送到她手上:“拿好这个,选贤大会凭此进入。”
选贤大会。
阿兰紧握着手上的木牌。
紧接着有人指引她们上了一辆马车,叮嘱她们稍等片刻。
初来乍到,阿兰和阿梅屏住呼吸,甚至不敢说话。马车上陆陆续续又上来几个人,马车这才开始运动。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问了众人想问的话:“这是要去往哪里?”
“丞相府。”
驾驶马车的女兵道。
丞相府?王清莞住的地方?阿兰眼底写着讶然。
“陛下和大臣们不忍让你们花费钱财住宿,又因秋日天凉,担忧你们露宿在外惹了病寒,影响你们在选贤大会上的表现。便和诸位大臣商议,将府上空闲房间出来,供你们暂时居住。”
阿兰只觉得手上的木牌是热得发烫,陛下竟如此看重她们。
“陛下真好。”有人感慨道。
“咱们陛下当然好。”
驾车的女兵语气骄傲,“她可是第一位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的人。陛下还有更好的地方,日后你们成为她手下的臣子,会慢慢发现的。”
她一定会通过选拔,成为陛下手上最厉害的人。阿兰想。
住宿的地方虽说是丞相府,但并不豪华。
房间内床几乎挨着床,被褥也算不上好,但对于风餐露宿多日的她们来说,这比任何金银财宝都来得实在。
阿兰躺在床上,意识朦胧间她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其它人呢?她记得随她同行的人,在城门口就与她分道扬镳了。
还来不及细想,阿兰便睡了过去。
城门口依旧继续着:“多少岁?”
“八岁。”
“可读过书?”
“不曾。”
“可想读书?”
可想读书?拉着五岁妹妹,怀中还抱着一个刚会走路幼童的女孩陷入了犹豫。
“想读书,我们会教你们读书认字。”
她到京城来是拿那一两银子的。拿了后还要回家交给父亲,让父亲租妻给她生个弟弟。
见女孩陷入了犹豫,问话的将士又道:“只要你们安心读书,就有饱饭吃。”
“有饭吃?”女孩警惕着。
“有。”
“我读。”女孩下了决定,并将自己五岁的妹妹推到身前,“她也读。”
若是真能吃饱饭,她们姊妹三个就不回去了。回去不仅吃不饱饭,还要忍受父亲的毒打,不如就待在这里。
“好。”问话的将士伸手摸了摸女孩的头,她说:“一路走来辛苦你们了。”
姊妹三个被带去了书院
书院中已经有不少学生了,全是各大士族中未满五岁的女童,她们被安置在这里读书。
见着姊妹三人进来,这些孩子用好奇的视线看着,并无恶意。
在书院中,还设立着一处地方,名为育儿院。
育儿院的孩子都是三岁以下,有人专门负责养育她们,待她们年满三岁,便送入书院迎接学习。
带姊妹三人进来的将士问:“可要将妹妹放在这里寄养?带着她,你读书会有不便。”
女孩不说话,但紧紧抱着怀中一岁的妹妹。
将士尊重她的选择:“那就不放。”
女孩这才松了一口气。
九湘最初就没打算放来到京城的这些女子回去。
选贤,以文采选,不论女男,这一条只要有抱负的人自然会来到京城。读书是富贵人家做的事情,所以附加的这一两白银,吸引的不是她们。
吸引的是另一些人。
一些沉迷一两白银诱惑,逼迫自己妻子女儿、甚至母亲前来京城,又不顾她们死活的贫穷人家。
九湘目前能做的有限,又加上缺人的原因,这才利用这种方式将这些穷苦人家的女子召集到京城,希望能解脱她们于苦难。
九湘和大臣们早就商量好了她们的去向:
阿梅阿兰这种识字读书的人,不久后会参与选贤大会进入朝堂;八岁以下,恰好是读书年龄,会被安排在书院中读书;并不认字,又过了年龄,会被安排到军营中去接受训练以强兵力。
最后是身体有残缺,年岁已高,又不认字的人,这些人会被送去一些坊中,教她们简单的手工以谋生计。
九湘最看重的是书院。
书院中现在这些青涩稚嫩的学生,她们未来会是周国顶梁柱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