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伤员,感觉是不好的。
一些人生死一线;
一些人生不如死;
这是战争带来的恶果。
可是,你不要战争,战争就不来了么?
刘强跟着张薇,看着她检查伤员的病情,安慰病人,指导医生治疗,知道她在这方面是大家。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了华佗刮骨疗毒,可知此时的医学水平已经不差。
桓秋跟着张薇忙进忙出,看起来也颇通医理。
刘强基本上只有惊叹的份,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古人是这样治病的……。例如,一种止血的黑色粉末,一问,竟然是锅灰,就是煮饭后锅底沾着的灰。
差不多忙了一个时辰,张薇才停下来,收拾干净,一起去了俘虏营。
一千九百多的俘虏,只有四百多人投降,这个比例太低了点。
刘强认为,这主要是俘虏不看好黄巾军的前途。
别说俘虏了,自己何尝不是一样?两个义军的最高首领力邀,自己都没有加入黄巾军。
俘虏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看管着,分片教化。
每个分组都有讲师演讲,主要是太平道的教义内容。
张薇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
这件事对于她来说是驾轻就熟。而手下那些讲师也是现成的。黄巾军的成员,基本上都是通过这样的宣传鼓动加入进来的。
太平道教义里面,包含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很容易赢得低层民众的共鸣。这些内容,刘强也是认同的。
张薇到来后,所有的俘虏集合了起来。
主持人宣布圣女为大家做启示。
台下一阵骚动,众人都对圣女有所期盼,想一睹真容。
张薇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身洁白的长裙,头上披着白色的纱巾。像个仙女般飘然降临。
张薇做了一番颇具鼓动性的演说。她并非做些空洞无物的教义阐述,而是从豪强的兼并土地,官府的腐败入手,说明穷人困苦的根源和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唯有起来造反,方能建立平等互爱的美好社会,最后才诠释太平道的教义。
演讲逻辑严密,言辞流畅,极具说服力,令刘强眼界大开。
说这个小妹妹,是一个颇有思想的哲人也不为过。
问题是,她还是个小姑娘呢。放在现代,还是高中生。
只有在一个日夜被这种思想熏陶的家庭中长大,才能让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讲出这样一番话来。
张薇的演讲,起了极大的煽动效果,刘强相信,经她这么一番的鼓动,会有不少摇摆的俘虏加入黄巾军。
——
事后张薇询问刘强对自己演讲的感受。
刘强道:“你的话就像个‘圣女’,很有煽动力。”
“润华兄,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张薇并不满足刘强的表扬。
刘强想了一下道:“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吧。如果能让听者建立起黄巾军必胜的信心,或许效果会更好,大多数人都会投降吧。”
张薇的表情黯淡下来:“润华兄,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这方面,我不知道怎么去讲。要说服别人,光喊口号是不够的……”
刘强想,黄巾军是必败的局面,如何让人建立必胜的信心?这也确实是强人所难,于是说道:“是我说错了,必胜的信心,不是那么好建立的,黄巾军自己内部,都还没有明确的路线图。就好比根据地要不要建立,如何对待士族阶层啦,等等,纲领性的东西都没出来。但描绘一下美好的明天,让大家为理想奋斗是可以的。还有就是你的那些鼓励的话,比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的,就已经足够。至于具体怎么去实现,谁说的清呢。只要告诉大家,明天一定更美好,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就够了。”
张薇热切地问:“润华兄,你认为我们的目标能不能实现?能不能建立一个平等、友爱的社会……”
刘强道:“少主啊,你的这个理想,令人敬佩。”
张薇双手紧紧抓住刘强的手,颤抖着问:“润华兄,你愿意和我一起为之努力吗?”
刘强望着张薇希冀的目光,表情复杂。
从二十一世纪来到这里,一下子那里能有如此远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