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不过才是第一节课哩。
苏幼安拿到教材后,这几天晚上回家已经整体做了一次预习。
他高中物理成绩本来就很不错,高考也是142的高分。
唯一错的那道题还是著名的2000年物理答案出了问题,小数点按照严格要求应该是两位。
那道填空题7分,卷面分扣了一分,没毛病。
高一物理也是三年教材里最简单的两册,基本围绕着牛顿三大定律在展开。
本身就是简化过的定律,就算偶尔有几道题加上了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快速解掉。
因此,第二节课,苏幼安全程都没有在听课,而是快速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在本子上了做了一个目录结构。
有了这套知识图谱,再结合几套高一题目的题库,就能把所有的逻辑对应关系梳理清楚。
苏幼安不打算在这种机械式的学习上耽误自己过多的时间。
毕竟书上的这些公式也好,绕来绕去就是为了折磨学生的题目也好,到了大学基本都没啥意义。
大学和高中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高中的教材文本是偏简单的,基本不用老师上课也能看得懂。
但是题目却异常复杂,很多人连题目读都读不懂。
比如明明是讲的力的平衡,转头出个题就跟你来个人站在手扶梯上,手里提着一个东西。
很多人学生一下就蒙了,不知道这个平衡点到底画在手上还是脚上。
说白了,正是因知识点过于简单,为了拉开学生的差距,测量哪些人够资格进大学。
出题的老师真的就是绞尽脑汁的想出各种奇怪的题目,让你不知道套哪个知识点去解题。
反过来大学就不一样了,理工科的教材,没有老师讲,课本上的内容真就是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完全看不懂。
各种外国人名,各种复杂的微积分公式。
演算过程经常让你觉得,咦,下一步怎么就长这样了?
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教材后面每一节的课后习题反倒是非常简单,题目结构和前面讲知识点的举例都是差不多的话术体系。
只要你真的把公式搞懂了,往里头一套,结果就出来了。
有点像小学教材,前面教你112,后面出的题就是12?
绝对不会跟你搞其他花里胡哨的。
能在大学上演,平时不上课,考试不重修的,那都是理解力超群的学生。
只要能把课本看懂了,基本上考试就无忧了。
重生一趟,说真的,苏幼安绝对不担心高中成绩会出现任何变故。
反倒是大学成绩还能不能继续稳住不浪,有些不确定性。
不过也不慌,毕竟还有学霸系统没有解锁,个体能力跟不上,那就作弊器来凑了。
柳斌老师上课,班级里气压极大,大家前期也还不太熟悉他,所以听课都算认真。
老头也非常满意,45分钟的时间,一气呵成,给大家留了点作业就直接撤了。
第三节是化学课。
化学老师叫严一梅,是苏幼安高一老师里,印象次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