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
“就算再过100年之后,以那时人类的科技水平依旧无法做到。”
“我为什么会说的如此绝对?”
“因为…”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
“我曾与国际很多著名科学家联手共同研究了50年之久…但却一直没有攻克。”
“不,不该用攻克这个词。”
“应该说…”
“这50多年的时间…”
“我们没有任何进展。”
在座有一些年纪很大的老前辈。
他们听到杨老此番话。
全都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似乎…
当年的那个实验。
他们都非常清楚。
“难道…杨老说的是那个研究吗?”
“当时可是轰动全世界的项目啊!”
“那也算是杨老一个未了的心愿吧。”
一些知情的老前辈们心中暗想。
50年的时间啊…
人生有几个50年?
甚至有时候。
50年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杨老用尽毕生想要去攻克的研究,却没有任何进展…
而且还是与国际知名科学家们一起联手。
可见这项研究一定非同小可。
同样。
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杨老会说再过100年也没法攻克。
杨老这种科学天才…
几百年能出一个呢?
连他和一群科学家们联手用了50年时间都没法攻克…
后世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那是我四十多岁时,在国外留学开展的项目。”
“当年,那些跟我一起做这项研究的同事们,现在已经都不在了…”
杨老不想聊那些伤感的往事。
他把话题拉回到水能发动机。
“如果用水作为能源…”
“还要遵循稳定、没有放射性情况发生…”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凝聚态核科学中的低能量核反应。”
“简单来说,就三个字——冷聚变。”
杨老口中的“冷聚变”一说出口。
在座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他们都很清楚冷聚变是什么。
关于冷聚变的研究。
这就要追溯到50年前。
当年,以杨老为首、联合国际数十位科学家提出一种假设。
假设内容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逆向思维,假如低温、或者室温条件下能实现聚变反应,人类就可以从海水中获取能量。
这种能量将在人类社会转化成生活、商业、工业用途。
到那时热核聚变就被彻底取代、世间再无核辐射危机。
不得不说。
当年的想法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