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当今圣以六部工作太过繁重为由,在六部中又增设尚书、侍郎各一名,分化中书省六部权柄!”
“两年后,洪武八年,当今圣又在户部五科,刑部、工部四科,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如此一来,户部便有了七名尚书、七名侍郎,刑、工两部也有了六名尚书、六名侍郎!”
“另外加吏、礼、兵三部的尚书和侍郎,中书省下六部一共就有了二十七名尚书和二十七名侍郎!”
“洪武九年,当今圣又开始在地方裁撤行省制度!”
“将地方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将行省大权一分为三,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
“将中书省下辖地方军权分割,转统于大都督府!”
“洪武十年,当今圣又在朝中开设通政使司,负责内外章疏、敷奏封驳、臣民密奏,分割中书省知政审奏之权!”
朱煐一字一顿,分条列举着朱元璋自洪武六年,对朝廷下的改制举措。
在没有仔细了解明初历史之前,他也曾以为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度,是胡惟庸案产生出来的结果。
可当他仔细了解到这段历史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早在洪武六年以来,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一步步地分化、分割中书省的各项权力。
要说这些不是朱元璋为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做准备,朱煐是一个脚趾头都不会信。
除此之外,更让朱煐认定朱元璋早就做好了裁撤中书省做准备的,
还有朱元璋在诛杀胡惟庸之后的举动。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伏诛。”
“可就在胡惟庸伏诛半个月都不到的时间里,当今圣就开始降旨下诏:
革中书省,废丞相,升六部官阶,令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同时,裁撤六部,将原本冗官二十七名尚书、二十七名侍郎的六部,重新简化为一名尚书、两名侍郎!”
“同时,裁撤大都督府,更置五军都督府,分领军卫!”
“裁撤中书省、六部、大都督府,这三件政事,哪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军国大政!”
“哪件不用筹谋良久、斟酌再三,三思再三思而行!”
“可就在胡惟庸伏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三件军国大政,当今圣就秋风扫落叶,干脆利落地完成了裁撤改制!”
如果不是早就筹谋良久,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裁撤中书省、六部、大都督府,如此惊天动地的军国大政,
朱元璋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地干完了!
这等军国大政,别说短短一个月不到,就是一个月、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都不见得能够行之有效的完成!
可朱元璋偏偏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干完了!
甚至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朱煐一条一条鲜明的事例,听得朱允炆是一愣一愣,整个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