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兄弟,难不成你要干的大事,就是每天和一群泥腿子掘土挖渠?”
陈友谅狠狠的嚼着楚镇周递去的一块干硬饼子。
满是嘲讽、愤怒的看着陈恪。
其他人也看向陈恪。
说实话,大家虽不像陈友谅这般满腹牢骚。
还总是在百姓中间,散播一些影响士气的牢骚话。
可他们对陈恪的行为也很是不解。
他们认定了陈恪是要造反。
事实却出乎他们的意料。
自胁迫皇觉寺答应分田后,陈恪根本没有为造反,做任何实质性的事情。
比如趁着民心靠拢时,乘机招收青壮成军之类的。
反而先是主持分地,这也到罢了。
分地后,开挖水渠。
他完全可以交给百姓。
而这本来也就是乡民自己的事情,做个规划,安排具体的任务,已经就是很负责任的造反者了。
作为执政的官府,也做不到陈恪这般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合理详细的规划。
这条五百里的水渠,可算是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才是规划。
从工程量的准确测绘、详细分配。
挖掘工具的调查、统计。
人力中青壮、妇幼占比统计。
挖掘段土质的调查统计。
基于这等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详细调查、统计做出来的分工统筹计划。
真的是让他们大开眼界。
做到这个程度,根本就不需要陈恪亲自动手了。
只要把任务安排下去。
乡民完全可自行去挖掘。
陈恪却没有,而是亲自参加水渠的修建。
这哪里像一个造反者?
更像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官府青天大老爷。
历史,当官的中间,也常出现这等踏实肯干,肯于百姓同吃苦的青天官老爷。
但造反者中。
绝无这样的人。
造反者虽然也会许诺百姓一大堆好处,以此达到收买人心,驱使百姓卖命的目的。
但本质。
造反者要做的,就是破坏。
破坏要推翻朝廷的民间稳定基础。
越乱,才会有更多人,被动的卷入推翻朝廷的洪流中。
造反者只有成功后,至少也是有了分庭抗礼,角逐天下的资本时,才会真正去用心恢复民间秩序。
所以在传统的认知中,造反者本质就是破坏者,而只有执掌政权一方,才会是这种建设者。
所以似刘伯温、沈万三这种见识广,想的多的。
甚至怀疑,陈恪本来就是元庭的人。
只是看不惯元庭的昏聩无能。
在元庭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所以才会来这样一个地方,打着造反的幌子,实践自身抱负。
加初见陈恪时,陈恪的气质,以及那种白白净净的模样,他们本就对陈恪的身份有所怀疑。
这段时间,看着陈恪的所作所为。
这种怀疑就更深了几分。
陈恪看了眼陈友谅,唇角动了动,想要驱赶陈友谅的狠话到了嘴边。
又被他咽下去了。
倒不是他舍不得驱赶陈友谅。
而是他知道,这类的疑问,不光陈友谅有。
其他人多半也是如此。
他不在乎陈友谅。
却是真的想把其他人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