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聪明人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说好听点,是自信过头,说难听的,就是自以为是。
太子楽是聪明人,所以他以前也很骄傲自负,可程衣是个笨蛋,不然也不会因为救一个陌生人搭上自己的性命。
但是,大智若愚。
郑百晟也是个聪明人,他很笃定的认为要跟自己合作的就是周天子。此时的天子还没有穷困潦倒到向国人借钱,然后还不了帐,被堵在洛台的王宫中自闭这样的窘境。所以郑百晟愿意和天子合作。
就在郑武想着如何通过妹妹再次把太子约出来的时候,姬楽正忙着听大小宗伯等大臣的控诉。
宗伯掌管王室祭祀之事,大宗伯乃王师,而小宗伯是太子师。大宗伯在成为大宗伯之前也是太子师,现在的天子姬延那时候还是太子,而他则是姬延的叔父。姬延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每日寅时,听见第一声鸡鸣的时候就起床劳作、读书。可惜,这孩子不够聪慧,没有先威烈王的气魄豪迈,也没有显王叔的识人之明。
姬楽出生之后,虽然也颇有些波折,但好歹顺利的度过了百日灾(周认为小孩出生百日内有天地人三灾)。周岁抓周,姬楽已经变得机灵活泼,他在摆放的众多物品中,爬了最远,将天子的一方玉玺抱在怀中,把玩不停。
大宗伯作为王室序长,平日一直待在大周的宗庙之中,不管俗事。看到姬楽的抓周结果,他还是很高兴,兴冲冲的跑回到宗庙,献小三牲祭天问卦,可无论是归藏易还是连山易,都卦显王子早夭,天子无后。
周公撰《周易》,王室宗伯祭祀都以《周易》为根基修行,但“易”字难寻,天地至理化为万千,就飘散在苍穹与厚土之间,大宗伯潜心修行五十载,可他现在也只是堪堪触摸到《易》的皮毛,能够粗略推演半纪岁月,已是劳心劳力。
得到这个讯息后的大宗伯,对姬楽也逐渐变得淡淡,只是偶尔从出世教导太子的小宗伯口中,听到太子素有些阴郁,好读书,日必至辟雍进学。
辟雍是王室开办的公学,原本修建在镐京,公旦筑成周,于是在洛邑内城修建一所公学分址,尽收东南诸国学子。
大周建立之初,公学兴盛,天下之学归于官府。但随着王室的没落,天子失官,学归四野。辟雍现在就只是两周贵族子弟幼年打发时间的一处所在,虽然也有各家子弟单人老师,开授课业,但真正的大家大师已经不会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