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县衙之中,正儿八经科班出身(科举考试)的官员不但品级高,而且前途无量,所以打心眼里是瞧不这些杂官的。
而县尊因为学历高(进士功名),又瞧不学历低的县丞和县学教谕(举人功名)。
这种人为的自而下的鄙夷链,对官员们抱团搞腐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除了以官员,衙门里还有数量众多的胥吏。
比如书吏、衙役、牢头、司吏等等...
这些胥吏没有品级,自然也不会占用朝廷编制,所有吃穿用度都不由朝廷负责,而是当地官府自行筹措。
当然,这些人的生杀大权也就掌握在当地官府手中。
也就是县令手里。
而这些胥吏也存在一条鄙夷链。
书吏、司吏一般都是读书人,至少的获得秀才功名,而且日后还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所以对衙役、牢头、仵作等胥吏又瞧不眼。
因为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武夫,而且甚至连子孙后代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连科举考试都没办法参加,如何实现阶级跨越?!
除了这些有品级的官员,和有编制的胥吏,衙门里还有人数众多的民壮、帮闲等等。
这些人的地位就更低了。
所以每天在县衙办公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像元县这种人口接近10万的大县,县衙人数至少百余人。
但是洪武朝又是例外。
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咱们当今天子对官员十分苛刻,导致很多读书人其实不太愿意出来做官。
就算是出来做官之人,也在四大案中杀了不少。
虽然现在是洪武15年,洪武四大案只发生了胡惟庸案和空印案,但是这两大案被杀的官员也不知凡几。
特别是空印案,几乎是把地方官员杀了一个遍。
以至于明廷一千四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官位空缺。
元县同样如此。
叶瑾已经任半年了,朝廷一直没有委任该县的县丞、主簿、县学教谕等官职。
除了官位空缺,各县的胥吏人数也比其他时期少了至少一半以。
一方面是当朝天子对胥吏十分憎恶,时不时就会拿几个胥吏的脑袋平息民愤。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廷的高压统治,导致地方官府不敢截留太多缴朝廷的钱粮,更不敢搜刮百姓。
没有钱,自然就养不起人了。
不过元县又是一个例外。
因为叶瑾敢冒着杀头的风险收取商税,元县县衙的财政状况就比其他府县要强得多。
有了钱了,自然就要多雇佣几个人为自己干活了。
要不然单凭自己一个人管理这么大一个县,还不得累死球了?!
叶瑾可没有为朱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觉悟。
所以现在天色才大亮,元县的县衙就跟菜市场一样,热闹起来了。
————
ps:这一章主要是介绍明朝时期的县衙官吏制度,后面有大用,不过现在看起来有些无聊,对目前剧情的推动也没有多大帮助,但是又不得不写。小贱君也想写那种一爽到底,不要任何合理性的爽文,但是臣妾做不到呀!!!
另:求鲜花、月票、打赏、评价票、书评。如果明天有10张月票,小贱君明天10更爆更。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