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火攻篇》有云: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
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
简单说,就是使用火攻计必须要考虑天时地利。
那么现如今的刑徒们具备天时地利吗?
很显然,他们是具备的。
首先是天时,十余天前燕起向张良询问天象的时候,张良就已经明确说了“月在箕、壁,来日必有大风”的话,因此这几天卢龙塞附近本就是大风连连,只要火能烧起来,那么很快就能蔓延开来。
而除了大风之外,这段时间卢龙塞附近的气候也给点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毕竟如今是腊月寒冬,正是一年中最天干物燥的时节。任何一点弱小的火星,都能造成熊熊大火。
再加上卢龙塞年久失修,早就已经长满了杂草树木。虽说这段时间被清理了不少,但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的缘故,这些东西都还在塞内堆着,所以就连点火的燃料都已经有了。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因此非常轻易地,刑徒们就成功地在塞内点起了熊熊大火。
大火很快蔓延开来,并且在秦军内部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而塞外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燕丹在看到这一幕之后,想都没想,就直接大手一挥,下达了攻城指令。
攻城战往往是战争中最残酷,损失最大的战役。但是由于此时燕军有内应的缘故,他们很轻易地就冲进了塞内,而后在刑徒们的指引下,开始在塞内大杀四方。
而那些刑徒也没有闲着,在各自领头的带领下,纷纷捡起地上散落的兵器,跟在正规燕军的身后,砍杀那些奴役了自己好几日的秦人。
是的,刑徒也是有战斗力的。这个时代奉行的是全民兵役制,所有成年男子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之前因为燕国穷,武装不起这些平民,因此他们才会在易水之战时候表现得那般拉跨。如今不同,大量战死的秦军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捡起武器的刑徒们立刻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嗷嗷叫地朝着昔日欺凌自己的秦人杀去,誓要一吐心中郁气!
……
秦国在燕国故地部署的兵力是三万,看起来似乎不少,但是其中真正能够被调动的却非常有限。
原因很简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皇权延伸到乡村里的朝代。其他王朝治理乡村都依靠乡绅自治,唯独秦朝特别例外,在乡村一级也部署了官吏。
这在后世看来似乎没什么,但在行政效率极其低下的古代却是一件极其耗费国力的事情。这里姑且先不谈这么做会多出多少公务员,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多大的负担。单单就目前而言,这个政策耗费了秦国大量的人力,令他们无法调动太多的士兵来驻守卢龙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