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淌,一如长江之水向东,经南京、上海,流入广袤的大海,不再回头。
1994年,姜晓洛20岁了。5年前,他初中毕业,考上军校,3年时间,毕业北上,开始在一个远离家乡千里之外、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闯荡。时间往前,姜晓洛也在成长,工作上已经得心应手,人际交往也有了一些人生世故。
半年后,业务调整,信息室开始转向资料整编,得益于初中时有意识的爱好,姜晓洛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书字贴,写着一手不错的钢笔字,也因此被领导最先安排到整编组负责资料的采集与整理。自此,姜晓洛开始了“爬格子”的漫长经历,也为20多年后这部小说的构思和写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也就是这次变化,姜晓洛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道路。工作的调整,让他发现虽然在部队,但工作岗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如果组织和领导安排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甚至改行,该如何应对。自己还年轻,以后肯定会遇到这样的事,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并不是一件坏事。姜晓洛还发现,除了每天6个小时的轮班外,同事们不是睡觉就是打牌吹牛,一有时间就跑到镇上喝顿酒,有时候他也会和大家在一起混混,时间长了,觉得也没什么意思,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兴致。
1994年4月,《焦点访谈》在央视正式开播。
这段时间,姜晓洛一直在筹划一件大事——买电脑。单位多在使用一种中文打字机,屏幕是那种长长的、窄窄的液晶屏,只能显示四五行。工作中大家把资料手写整理好,再让战士担任的打字员输入打字机,打印上报,单位的技术室配了几台电脑,主要用于技术系统支持。
姜晓洛考虑了很长时间,知道电脑终究会成为工作上的常用工具,他想早点接触,已经抽空去了好几次京州的电子城了解电脑的价格。上个世纪90年代初,286电脑成为主流,价格在1万元左右。1万块钱,对姜晓洛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300多块钱,省吃俭用,两年时间攒了3000多块,想买台电脑,还差很多。姜晓洛有些犹豫,但心里总还是惦记着这件事。
年后,研究所准备组织首届运动会,从各单位抽调人手,姜晓洛在教导队团支部当过副书记,组织过不少活动,这次被直接点了名。他想了想,觉得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的潜力,便答应了,到干部处宣传科报了到,就和其他人一起忙活起来。除了参加运动会的筹备外,宣传科也会安排一些其它事,姜晓洛被分到了电影放映组,也顺道住进了礼堂二楼的电影放映组。放映组有七八个战士,一个姓关的志愿兵负责,从电影公司租来片子,周末的晚上在礼堂放给机关的人和单位家属看,有时候也会放一些老片子,权当是政治教育。
从1994年3月起,国家对职工的休息日进行了调整,改为每两周再休息一个星期六,老百姓称“大小礼拜”。电影组的工作量也就增加了,每隔一周还要在周六加映一场。
运动会的筹备工作很紧张,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期间,姜晓洛建议调整筹备方式,改变长期以来固于政治思想教育需要费用全部由部队开支的方法,出去找企业拉赞助,这个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同意让他尝试一下。
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年的总体徘徊后,得益于1992年的那场南巡,开始回升,但经济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姜晓洛的赞助计划并没有想像中的顺利,最后他想到了家里的一个亲戚,是做油料精练的,生意还不错,正准备向省外发展,他和宣传科长专门回了一趟南陵,谈成了赞助的事,又找到肯德基,以最低的价格谈成了运动会期间的午餐。
这天,筹备组的几个人忙完,商量着出去吃顿饭犒劳一下自己,大家一拍即合,下了班相约着出了门,就在路口那家川菜馆。刚坐下,一个高挑的女服务员拿着菜单走了过来,姜晓洛抬头一看,正是他来京州报到在这里吃饭时碰到了那个女孩。她穿着紫色的工作服,黑色的长裤,显得很苗条。姜晓洛冲她笑着点了点头,女孩看到他,似乎也想起了什么,朝他微微一笑,有些脸红。
点了菜,大家边吃边聊,正吃着,放映组的关组长走了进来,看见姜晓洛在里头,便走过来打招呼。
“来了几个朋友,过来吃个饭。”关组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