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有笔墨?”
蓝慎行改口。
“有,有,有。”
朱元璋望向朱标,道:“标儿,还不快去取笔墨纸砚?”
朱标去取了。
朱元璋拉着蓝慎行坐下,笑着说道:“方才咱跟标儿聊的事情你也听到了,你觉得咱撤掉中书省,加强六部的决策如何?”
“臣,不敢妄议国事。”
蓝慎行起身行礼。
开什么玩笑?
这种问题他如何回答?
哪怕是朱标问他,他的回答也只是简单的一句利大于弊。
而且。
这里的利大于弊,还只是针对于朱元璋一朝来说。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以皇帝统领六部,是增加了皇权,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不过。
随着朝廷的事情越来越多,后世之君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过问,于是便会形成以‘内阁’为班底的机制,替皇帝处理政务。
内阁最终架空了皇权,形成了新的专制机制。
甚至,这个机制比起丞相制,它比后者更加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此后。
明朝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后世之君不得不提升内廷太监的权力,最终又导致了宦官专政的不良局面。
宦官的问题膨胀之后,亦会衍生出新的平衡产物。
但有朝一日,这个新的平衡产物也依旧会打破平衡,再次衍生出其他产物。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毫不夸张的说。
如果丞相制在建文时期恢复的话,那么……朱允炆也不至于被建文三傻忽悠的团团转。
而朱棣,也不可能靖难成功。
再往后说。
若丞相制在的话,朱祁镇也不会成为战神。
总得来说,丞相制有利有弊。
对于朱元璋、朱标、朱棣这种君主,他们皆无需丞相制。
但对于朱允炆、朱祁镇以及大明后世诸多君主而言,他们的确需要。
“此为家宴,直言便是,咱恕你无罪。”
朱元璋示意蓝慎行畅言。
“臣,不敢妄议国事。”
蓝慎行还是一样的回答。
不过说实话。
他这里还真有一个可以尝试一下的解决之策。
比如,沿用唐宋的三省制度,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如此一来,后世便很难发生丞相专权之事。
但这种提议,他可不敢跟朱元璋提。
朱元璋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想废掉丞相制,然后把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中。
而蓝慎行的解决之策,与朱元璋的想法刚好相反。
他的打算是……
若朱标不死的话,自己倒是可以把这个策略告诉朱标。
当然,执行不执行,那就跟他无关了。
“你小子怎么变的跟天德一样了?不管咱问啥,都是一句不敢妄议。”
朱元璋一脸的无奈。
蓝慎行更无奈。
如果不这么回答的话,死的快啊。
这时。
朱标带着笔墨纸砚回来了。
蓝慎行坐在木椅,将土豆的种植之法一一写下,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看完后,有些诧异:“这土豆的农作方式竟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