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忽然想起来了,陈四六的家就在商水县,月堤村。“老爷爷,你知道月堤村怎么走么?”
“月堤?”老叟伸手指向东边。“往东走,过了跨河大桥,挨着河堤的就是月堤村。”
“多谢。”
崔公让辞别了老叟,他准备先去陈四六的家中,将那笔“遗产”取出来。
一路向东,步行数里地。
毗邻黄河大堤,星星点点地散落几户人家。村口,崔公让寻得一位老妪问路:“大娘,这是月堤村,你可知有个叫陈四六的人?”
“陈四六?”
老妪停下手里的针线活。。
“六子他三年前就死了,你找他干什么?”
“我是他朋友,大娘,他家在哪里?”
通过老妪的引路,崔公让来到了陈四六家门前。显然是荒废了许久,庭院内生满了杂草。房屋破了个窟窿,也没人去修葺。
门上拴着锈迹斑斑的铁锁。
崔公让轻松地翻过矮土墙,走进了里屋。因为长期没人居住,蜘蛛网密布;里面还有兽类遗留的粪便,几只野狗筑了巢穴。
遵循遗言,在床炕内找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
清点,铜钱加上散碎银子,拢共二百八十六两。
陈四六膝下无子,孤苦伶仃地活了大半辈子。
对于这笔遗产,崔公让并没有乱用。他拎着银子,找到了月堤村附近的一家寺庙,以“陈四六”的名号出资修建了一座佛塔。
“陈叔,咱俩也算是有缘分。”
“给你捐了座佛塔,留点念想,不枉人间走一回。”
寺庙的主持收下银两,当即召集火工头陀,着手修建“陈四六功德佛塔。”
佛塔短时间建不完,崔公让吃了点清淡的斋饭后离开了寺庙,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没走几步,早前月堤村的那位老妪,拄着拐杖急匆匆地跑来。
“唉——少侠留步。”
驻足。
“老奶奶,你找我什么事?”
“少侠,你是陈四六的朋友,那你是否也是‘水状元’?”
水状元即是捞尸人,不同的地界有不同的叫法。
崔公让点头。
“我是。”
老妪喜出望外。“哎呦!可算找到人嘞。”
殷切地抓住崔公让的手,遍布皱纹的面容上露出诚恳和善意。“水状元,老身想托你办件事.......”
她望向远处的黄河,以及绵延八百余米的跨河大桥。
轻声啜泣。
“我的孙子,他的尸骨尚且压在那座桥墩下。”
“拜托你行行好,把我孙子捞上来,入土为安。”
老妪神情激动,崔公让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应下了这门差事。反正有鲛人术傍身,打捞尸体丝毫不费劲。
“真是好人啊!小伙子,好人有好报,你以后肯定有福气的。”
“老奶奶,捞尸体可以,但你得给我找三柱香来。”
捞尸人的规矩,下水前先烧三柱香。
“香?老身这就取香。”
打捞尸体的事很快就在月堤村引起了轩然大波,村里的老少爷们悄悄议论着。
崔公让本以为只是非常普通的捞尸。
然而。
通过村里人的议论,他察觉到事情似乎是点棘手的。
老妪孙子的尸体,是压在桥墩底下的;他的死因,跟当地流传许久的“打生桩”的祭祀仪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