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中也有不少童生,各说见解,自然是吵成一团。
“左边这句「伏首见东溟」确有气象,且笔划之间,不似书法,倒像是舞剑,更具豪气冲霄的味道。”
有人附和道:“这位兄台说的不错。”
“我看却是不如右边这首,「摩霄青一色,知是万山宗」。这起首两句,何等超脱,加有飘逸潇洒的文字与之辉映,更是贴合。”
“正是如此。”
……
朱国华见两人这四联,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心中暗道:“这贾璎,竟也有几分能耐,可以前怎没听说过这人?”
邱之陶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却也并不着急先开口。
半渠书院这边,徐文昌还沉浸在之前的情绪里面,没有回过神来。
冯子龙则是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不停地来回比较两人的诗句。
“好了,诸位先不要吵,且听我先来评评这四联。”朱国华出声打断大家的讨论。
众人也知道争辩不出结果,一个个都闭上嘴巴,安静地听着「万年老二」朱国华讲解起来。
“即是试贴诗,合辙押韵自不必多言,贾兄更是少年俊才,所作这两联虽不显起伏,却也是自然流露,颇有春容大雅之态。”
邱之陶听了朱国华的话也不反对,这人可能是被他骂怕了,也不搞什么小伎俩,只是选择不把解释说完。
“我也觉得这两联精彩,可惜有一个问题。”朱国华话锋一转,看向众人。
“问题是什么啊?”
“对呀!是什么?”
“说啊!”
“朱兄快讲吧!”
见吊足胃口,才继续道,“意境虽好,可诗家争胜,全在起结格律,这首句太平,难以出色。唯有破空而起,突兀峥嵘,方能振动人心。”
“对呀!右边这首句是有点太平了。”
“这句话不错,受教了!”
……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称是。
贾璎皱皱眉头,见邱之陶面露怒色,便又观看起来。
朱国华满意一笑,道:“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左边的秦师弟……”
话没说完,就被邱之陶打断,大声斥道:“此等误人之言,朱国华你怎敢出口?”
朱国华愣住了,他可是一句瞎话都没有说,不明白邱之陶怎么又骂他?
“邱之陶!你屡屡辱骂,我念你也是读书人,次次忍让,莫非真以为我怕了你不成?这次你若不给我个说法,定要你好看!”
朱国华也是火了,一拍桌子,恶狠狠的瞪着邱之陶。
“说法?”邱之陶冷哼一声,看向众人,“诸位可知诗有自然句,亦有苦索句。
苦索句,锤字熔句,几费琢磨,乃是苦求经营之功,盖得以增进学力。
而自然句,不烦思索,有自在游行之乐,更显根清性灵。
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左边这两联气势虽足,但多了些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