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桢的话,刚刚缓和一些的徐达,脸色突然阴沉下来,目光锐利如刀,冷冷的盯着面前的少年郎。
此战不胜,这并不是徐达头一次听说。
之前,就有两个人说过这个结论。
而且这两人是徐达都佩服的人,一个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另一个是当朝智者刘伯温。
大明朝,若论用兵之神,徐达也不敢说能胜过洪武大帝朱元璋。
而刘伯温,更是学贯天人,帷幄奇谋,被比做明朝之张良。
民间更是有谚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难道眼前的六皇子,有着和朱元璋和刘伯温一样的智慧?
这不可能。
他才多大?
跟自家丫头徐妙云同岁,仅仅只有14岁,甚至连真正的打仗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
他凭什么能说出这种话?
难道只是歪打正着。
“楚王殿下,你为何口出狂言?”
“眼下大军未动,你虽你贵为皇子,但我也可以治你乱我军心之罪!”
徐达杀气凛然。
太子朱标也没想到六弟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惊天之语。
赶紧打圆场。
“六弟,你是瞎说的对不对?还不赶紧给徐叔叔认错。”
“徐叔叔,六弟年幼无知,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历史,徐达一生从无败绩,百战百胜,唯一一次不胜,就是这次北征,被称为岭北之失。
对这次北征不胜,朱元璋这个军事奇才早有预料。
最开始的时候,朱元璋不主张这个时候北征,认为时机并不成熟。
因为,这个时候的北元,还有强大的实力,名将王保保还活着。
而北元残余势力屡次寇边,他们的战术让人非常讨厌。
并不和明军正面硬刚,而是跟明军打游击战,你打他就跑,你走之后他又来。
这种情况,不出兵,以防守为主的策略是最明智的。
刘伯温也是这个看法。
但徐达在内的大部分将领,则是主张出兵进攻,一次性解决北元。
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徐达等人的意见。
为什么朱元璋明知不能胜,还要采纳徐达他们的意见,那就是一代大帝的决策。
此时大明已然是大国,作为一国之君,洪武大帝不能示弱于人,更何况还是被自己赶到漠北的北元。
所以,明知难以取胜,仗依然要打。
于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和徐达,制定了近乎完美的军事计划,分三路北征漠北。
这次北征,并没有胜利,但依旧歼灭了不少北元军队,将他们打痛,八年不敢再南犯。
朱元璋和徐达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之完美,堪称军事艺术。
即使重活一世的朱桢,也找不出更完美的作战计划。
当然,虽不胜,但这一仗也换来北边八年太平,朱元璋的战略目的是达到了。
所以朱桢从未想过去阻止这次北征。
但让自己跟着徐达去打仗,那也没门。
咱不去。
朱桢并不是书呆子,当然不会争辩,耸了耸肩道:“我只是就事论事。”
“这只是我对这次北征的看法,我也不会到处乱说。”
“所以,徐叔叔,我不会跟你一起去打仗的。”
朱桢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徐达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