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诞很不理解
他不明白,灵帝这样的决定,到底算是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满意呢?还是算不那么满意呢?
数日前,灵帝召见了自己之后,一时说秃噜嘴那句“苟利国家以生死,不因祸福避趋之”迅速的流传了出去,流传速度之快之广超乎自己了他自己的想象,。虽说自己还不至于因着这一句话名动天下,但是这一句话所带来的好处,还是很显著的。
最起码,自己接到了很多雒阳名士的宴邀。
最起码,遇到认识自己的人,都会和善的和自己点头示意。
最起码,老爹刘焉飞书告诉自己,这一次做的很不错。
刘诞相信,若没有灵帝的允许,这句很明显会使自己声望暴涨的话,是不可能流传出去的。换句话说,是得到灵帝点头首肯,自己才获得了这些。
按照这个道理来讲,大佬应该是对自己的首次会晤很是满意才对啊!但……为什么在见完大佬后的第二天,自己就被调到了“东宫”,专职成为了皇子刘辩的侍卫了呢?
要知道,皇子辩素不得宠是全大汉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将自己分配到了这样一个皇子的身边,岂不是相当于将自己“打入冷宫”?
刘诞很不理解。
但是再不理解,刘诞也只能顺应大佬的命令,从容赴一个本不该自己赴的任。
早早的从床上爬起来,给杜芷小心的盖好被子掖住被角。迎着四点的“日光”,他从容的前往宫中打卡上班。
后世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你见过凌晨四点那啥地方的阳光吗?刘诞没见过那个地方的阳光,但是凌晨四点雒阳的黑暗,他已经见过好几回了。
前些日子见了大佬刘宏之后。今日,刘诞极有可能在“大佬”的刻意安排下,见到这个时代依旧被当作“小佬”来看待的刘辩。
其实刘宏原来也没想把刘诞安排在刘辩身边。
他不太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
一方面,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是庶出,虽然现在阴错阳差的变成了嫡长子,但内心里刘宏总归会有一丝芥蒂存在。另一方面,这孩子从小生养在宫外道人膝下,没有从下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看起来与自己……多少有些疏远,不像协儿和自己那么亲。
最重要的,这个儿子性子太过轻佻,没有帝王应该有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协。
协从小聪颖大度,威仪也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比起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刘宏更想立小儿子刘协为皇太子。自然也更想让自己喜欢的一些个年轻人和他多来往一些。
但无奈近期在朝堂上下,他只是稍稍提了一嘴立刘协为皇太子的事情,就遭到了群臣激烈的反对。自己最宠爱的何皇后在家里不让自己进被窝,大舅哥何进联合一众大臣一起在朝堂之上也反对自己的意见。这让刘宏心理不禁产生了犹豫:要不然再培养培养这个不成器的孩子试试?
于是,刘诞就在灵帝这一念之间,来到了皇子辩的身边。
估计这“一念”再变的时候,刘宏已经把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即便记得,灵帝估计也不会在他身上劳费多少的心思。
刘诞是在刘辩屋外的小亭子里见到的这位小皇子。初次见到这个孩子,他正坐在那里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和领他过来的小黄门道声谢,将一些碎银两塞到对方手里,刘诞转身朝这个小皇子走去,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个身世不凡的孩子。
刘辩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本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再加上他这个身份,更应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才对。然而第一眼看过去,刘诞就敏锐的察觉到,这孩子眼里的有一抹化不开的怯懦和拘谨。那副怯生生而又成熟的样子,叫人不由心生怜悯。
不过想想他的经历,刘诞多少就可以理解一些了。
从小被寄养在宫外,又在某天突然被接回了宫里,一个并不是很疼爱他的父亲,一群并不很能交心的朋友,已经诸多的流言蜚语。这些经历放在一个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叫他怎么承受的来?性格必然会被压的变形,没有变成一个飞扬跋扈的太子已经够好了。
说话间,刘诞走到了刘辩身前不远处,停下脚步,一边朝刘辩鞠身行礼一边恭敬道
“末将刘诞,见过皇子殿下。”
一声呼唤,却吓得刘辩一惊。然而小小年纪又身处高位的他,却没有发脾气。反而抬眼瞟着刘诞,缩着肩膀,木木的点着头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