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形成一套系统并被大众接受的学说并不简单。
基本每隔几天,白野都要和李清照以及林松孙进行一次学术探讨。
类似于后世的辩论赛。
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真理,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的人就会理解为己所欲,施与人。
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事功学说往深处推导,便是脱胎于荀子的理念。
荀子将道德看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果。
礼便是道德的准则。
而人又是怎么看待礼的呢。
荀子以为,人性本恶,所以,人会因为利益争斗。
争斗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双方同归于尽。
造成的恶果可能会直接导致社会解体。
为了避免这种结果,先贤们创造出一套规则来限制利益争斗。
将其限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而这个范围,在儒家人眼里就是礼。
法家的则是法,道家的无为,墨家的人人平等。
而荀子的这条道路,一定就会把道德价值还原为利益原则。
而事功学说也因此衍生出来。
崔巉学问的根底还是来自于文圣,不得不说,总管是真的有些东西。
而事功学说对标西方的便是功利主义,其伦理关系基本一致。
功利主义的道德观,最典型的便是边沁原理。
也是华夏自古讨论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是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如果能够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做出安排,便能在美德之中,就是在行善。
而西方康德认为,这是将道德自身独立的价值解除了。
将道德还原到了利益原则。
荀子的路已经脱离了孟子的分支。
而近代的中华,人们在实践之中基本走的都是荀子的路。
只是,人们却以道德做手段来牟利。
现在的话叫做伪君子,用孔子的话就是乡愿。
为恶,为人所不齿,这个无须辩驳。
但善与伪善,可做的文章就多了。
其实可以回溯到事功学说,或是功利主义的初始,如若让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伪善也是善。
只不过是形而上的概念,没什么意义。
伦理学中最著名的思想实验之一,电车难题。
一条铁轨上被绑着5个人,另一条绑着一个。
列车即将驶过,没有时间救援,此时有一个拉杆,拉了,碾死一个,不拉死5个。
这一思想实验直击伦理学最重要的分歧点之一。
而不同的答案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展现了不同的伦理流派。
当然,相信大多数人在拉与不拉之间,会选择袖手旁观,甚至说些风凉话。
这一类人多多少少体现了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
而对于握着拉杆的人,不论做出哪种决定,都会承受道德上的压力。
拉,似乎是自己亲手葬送了一条无辜的生命。
不拉,又显得自己冷酷无情,对即将发生的惨案坐视不理,无动于衷。
而选择做旁观者的人,既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不用承受道德谴责。
如今朝堂的主战,主和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分析起来没有一点人情味的答案,似乎才符合一个功利者。
恰恰相反,功利主义者会毫不犹豫的拉下拉杆,让电车碾死一人,从而救下五人。
尽管他可能要面对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及道德谴责。
道德哲学最根本的就是,究竟有没有一个道德准则,能够评判所有的行为对错。
西方由此引出了最大幸福原则。
一个行为的对错,是由它产生的幸福所决定的。
若是一个行为产生了幸福,那就是道德的,反之亦然。
而这个幸福,又是指什么呢,是指愉悦感和免除痛苦。
为什么愉悦感和痛苦能成为评判道德的标准。
因为它支配了人类的全部行为,所有话语,一切思考。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愉悦感,回避痛苦。
但是,也不能太绝对,人与人也不能一概而论。
总有人会在杀人放火中获得愉悦感。
而功利主义中,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由其产生的幸福决定。
难道杀人放火也是有道德价值么?
按照常理,杀人放火的愉悦感都不配称作愉悦感。
因为它来自于不道德的行为,可对于功利主义却并不适用。
功利主义认为判断道德价值的准则不是别的,正是愉悦感本身。
如果用道德与否来评判一种愉悦感是否能称作愉悦感,就会出现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