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吧?
可是,他还会做气管癌,会做神外肝胆,会发明支架、导管……
卧槽!
千思万绪最终汇成两个字,舍此之外,丁金明觉得再无合适词汇。
林思涵稍等一会,见王磊已经把导管退出,提醒道:“大家可以从与传统术式的区别上思考。这是进入假腔,而非真腔。假腔最忌失控,失控就变成自然夹层了,危险性大增。”
有了思路,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敏捷起来。
这时王磊将特制球囊沿着导丝放入,助手又一次拿起加压泵。
张天问看到加压泵,脑海中灵光一闪,猛然抢过话筒,大声道:“我知道了,关键就是林老师你反复强调的“稳”!”
“假腔需要稳定,所以一切进入里面的器械都必须稳定。”
“外层导管撤除,里面的内层导管管径过细,支撑力不足,在特制球囊进入的情况下,不足以支持这种稳定,可能会导致假腔出现问题。”
林思涵赞道:“对。这时需要进行第三次加压。这次是假腔外全路径低压,目的是借助气体提升支撑力。”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张天问。”
又是张天问?
旁听的江婉柔直接把他加入到了未来招聘名单之中,决定等这场手术结束,马上就找他敲定从实习到工作的一揽子计划。
只要他不傻,应该就不会拒绝。
第三次加压的参数也是设定好的,对压力需求又低,几乎是瞬间就加压完成。
在气囊的协助支撑下,特制球囊轻松抵达假腔入口,这时放掉第二次加压输入的气体,特制球囊顺势进入,接替内导管堵住了假腔入口。
第一示教室内的布朗提醒道:“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一直到现在,王老师的操作仍保持着“稳”、“简”,全程没有任何多余的枝节出现。”
许多医生在心里嘀咕:知道了,“稳”、“简”很重要,就算暂时没有切身体会,我们牢牢记住就是。
但下面怎么办?
凭借既往误入假腔的经验,每个医生都知道:从真腔进入假腔相对容易,管腔粗,活动余地大,只要看准方向,调整好头端角度,一头扎进去就是了。
但假腔比真腔细小得多,进入的器械全程被血管壁紧紧包裹压制,就算看准了角度,也很难将导丝扎入真腔。
而且这角度该怎么看?
DSA给予的图像,就是灰色的背景+黑色的血管+更为显眼的导丝等器械,根本看不清血管里面是什么样子。
冒烟后,会显示出跳动不止的心脏轮廓,还有象树叶脉络一样依附其上的血管群,看得比没冒烟时更加清晰——但同样看不清血管里面。
看不清,就容易扎错方向。现在已经刺破了内膜,一旦方向错了,刺破了血管,那就是从内膜到外膜全部贯通,是冠状动脉破裂。
如果在医院外面,这是灾难性的后果。
就算在手术台上,也是重大事故,需要紧急抢救。
卫钧弈比医生们更迷糊,抓着自己脑袋自言自语:“这特制球囊,到底要怎么样协助重返真腔?简直一点头绪都没有。”
“特制球囊已经到位,内导管已经撤出,正在加压,”林思涵的声音及时响了起来:“第一步,它将帮助我们找到真腔。”
“请注意观看屏幕。”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