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河间,多铎想起了十四哥的嘱咐,这个杨鸿章守城是个好手,遇到了一定要小心对付。自己正准备回师去保定的时候搂草打兔子将他解决了,这猴子居然跳了出来,那就省了自己专门去一趟。多铎嘴角带笑拍马向前。
只是等多铎来到阵前却发现形势并不乐观。首先久经战阵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里确实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好地方。这座山的背面一条河流经过流向东方,河面宽有百丈,深两丈多,大股骑兵是无法直接通行的。这座山横亘在河的南岸绵延继续湘南十数里,虽然不高却照样不适合骑兵大股部队快速通行。然后很巧妙的是这座山与旁边的河在这里有一宽不过十几丈长却长达百来丈的山谷或者是河床。
如果是两军对垒或者初次行军一般稍微有点经验的将领一定会派人先打探周围情况。但是这支队伍先是多次从这里经过,加上刚刚经历了临清大捷有点忘乎所以。而轻敌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杨鸿章带着一千多临时拼凑的骑兵以及五百河间民壮在这里准备了足足两天一夜,终于等来清军!那些民壮和大部分士兵完全看不懂他们的参将大人要干什么。好好个一个河滩上被刨开得坑坑洼洼,基本上全是地雷。然后山坡上被挖了一人高半人宽的沟壑一道又一道,一直到山顶。然后沿着山顶一直往南延伸……
当所有火枪手跳入沟壑几乎看不到人的时候,那些看客们才终于明白参将大人所谓的工事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些火枪手头顶上是这几天河间府赶制出来的头盔,然后是半身铁甲。整个人往那沟里一趴,远出的清军骑兵骑射根本就奈何不了。
多铎黑着脸站在河边指挥者清军冲锋,他已经很高估杨鸿章了。但是整个河滩上被他布满了地雷。清军几乎使用战马在扫雷。只是最后的区域无法接近,因为已经在火枪的射程范围。于是勇敢的八旗子弟发起了对明军的冲锋。但是等待他们的是一道道的壕沟!那些卑鄙较滑的明人躲在壕沟里发射火枪。
骑兵好不容易冲过第一道壕沟却发现接下来仍旧是壕沟。战马无法精确地越过一道又一道的壕沟。往往一不小心就跌入壕沟当中。
当他们想骑射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找不到目标,部分机灵的清兵下马顺着壕沟往前,结果等待他们的除了火枪的子弹还有掌心雷。
多铎在这里耽误足足一个时辰,付出了至少五百满清八旗精锐子弟的生命,却依旧无法打通这个狭长的通道。
“吩咐下去,队伍分散开,往南拉长战线,尽快占领山顶!”多铎也逐渐明白了杨鸿章是如何靠着不到一千人阻挡自己两万大军一个时辰的了。自己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那么人数优势总不要浪费了。但是越往南树木越茂盛,逢山开路变得越辣辣越困难。关键是还要面对明人的火枪,虽然为数不多,当架不住心理震慑。
又一个时辰过去,清军再次付出了将近四五百人,依旧是大股部队无法接近壕沟。骑兵的优势在这里荡然无存。下马步战却发现骑弓的射程不如对方的火枪。往南边几侦察的斥候回来报告说这座山越往南越高,而且上面人影攒动似乎有明军的伏兵。甚至有人看到了有战马拖着物资在山顶行走。
多铎不明白杨鸿章的队伍怎么突然之间壮大起来。按照斥候收集回来的情报,这家伙可能在南边还有更阴损的招在等待自己。是收集船只渡河,还是继续南行绕开这座山?很显然收集船只渡河速度太慢,而且可能会不断面临明军的骚扰。但是继续绕南面去,多铎不确定到底杨鸿章在南边准备多少地雷与壕沟。再加上多尔衮的一再催促,多铎不愿意在一条不确定是否安全并且还不知道要绕多远的路上浪费时间。所以他决定继续强攻。
清军发起狠来,尤其是是上万人发起狠来还是有效果的,不过也仅仅是有效果,那就是明军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前面三道壕沟,却死死地堵住河滩往西的通道。那了除数不清的地雷还有连续几个一丈多的壕沟,战马想要纵跃过去很困难,更何况大部队行军。往山坡上进攻,哪里除了冒着烟的火枪就只有灌木从与阻挡视线的树干。
两个时辰过去了,三个时辰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滩上与山坡上清兵士兵的尸体越来越多。多铎已经变得烦躁不安,因为他感觉自己使出浑身的力气却一脚揣在淤泥里面!根本就是不是一脚下去能够对敌人造成多大伤害的问题,而是自己会陷下去多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