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勇和施晓伟看了一眼施晓宏,施晓勇皱着眉头:“你去干啥?在家看着小妹,对了,我和大哥中午回来吃饭,你和小妹弄点顶饱的东西!”
施晓琳这才想起来她大哥二哥都在石台村对面的秦家庄瓦厂干活,这个瓦厂是去年才建起来的,生意特别火爆,方圆十里八村都来他们家买瓦。
而施晓勇和施晓伟,他们就是在瓦厂挖泥土、踩泥巴和脱坯的人,这需要力气活儿,施晓勇和秦家庄的人熟,才弄了这个活儿,按月结算,上工一天,就是七毛八,十天就是七块八,一个月下来也是十几块钱,在他们这一带,这样的工资不算少了。
施晓宏也想去,只是,家里人都知道他身体不太好,不愿意让他去,只要不是春种和抢收,大部分时间,他和施晓琳都在家干点轻快的活儿。
施晓勇和施晓伟勾肩搭背出去了,施晓宏忍不住焦心,他大哥施晓伟快二十五岁了,石台村二十五岁还没结婚的人,少之又少,他小妹都知道为了大哥的彩礼钱着急,他如何不着急?
施晓勇着急,现在快十点钟了,瓦厂那边要求十点钟,干到下午六七点,如果活赶的话,他们会加班。
当然,这时候的人们还不知道加班是什么。
他们走后,快十二点时,王桂芬他们回来了,两口子肩上挑着箩筐,里面装着的,全是大大小小的洋芋蛋子。
这时候的洋芋是卖不到什么钱的,他们主要是用来喂猪、喂鸡和人吃,这样就能节省一些粮食来,除了上税之外,还有就是卖,这是家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施晓勇他们回来得很急,一人两碗的玉米饭下肚,吃饱了,两人手上拿着杨梅,转身就跑。
下午王桂芬他们还要上山挖洋芋,施晓琳就问王桂芬要了二十块钱。
彩礼钱也不够,这钱本来就是给施晓琳补身体的,别说是二十块钱,就是施晓琳全部要走,按照王桂芬宠施晓琳的态度,应该也会给的。
拿到了钱,王桂芬他们走后,施晓琳就跟施晓宏说:“三哥,走,陪我去镇上买点东西!”
施晓宏没多问,拿了两张粮票,就和施晓琳出了门。
石台村到关坝镇有三四公里的样子,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关坝镇。
施晓琳记得在供销社前面右拐,有一处黑市,说是黑市,是因为关坝镇还没开始大量个体经济,大家要什么东西,还是以票去供销社兑换为主。
但施晓琳知道,不出一年,个体经济就会以雨后春笋的速度涌现出来,春风拂来,多少人下海经商,成了国内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施晓宏见施晓琳熟门熟路,微微皱了皱眉头。
施晓琳对这里的确很熟悉,为了讨好杜文涛,她也不是只顾着从家里要钱,她也会上山摘点野菜或者是家里的腌菜等等,拿到这里来卖,换来的钱,她就汇给在省城上大学的杜文涛。
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头顶,施晓琳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的确良的布料,虽然有点硬,却很凉快,她穿梭在两侧卖各种蔬菜、鸡蛋的街道,很快,她便看到了一家店。
这应该是关坝镇最早的一家杂货店了吧,里面卖很多东西,几个月前,店里还卖蛤蜊油,还有一些糖果啊之类的,当然,也有罐头、麦乳精,这里不需要票,有钱就行。
“老板,有面粉吗?”
施晓琳俏生生站在店里,老板一眼就看到了,他年纪不大,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店里堆满了东西,因为地方小,而且,他也害怕被抓住,所以,只留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