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杨奉董承本是前司空张温的部将,而那时的董卓也还是张温手下的一员大将。(这里我将杨奉董承二人的历史人设改变了,各位书友姑且看之,不必太过较真。)
张温由于抗击羌族不力,被朝廷拿回京城问罪。张温一走,董卓就成了抗击羌族的主帅,这也是董卓发家的原因。
张温被朝廷问罪,杨奉董承二人自是惶惶不可终日,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董卓。董卓那时正急于扩张实力,见杨董二人带兵来投,自是喜不自胜,就接纳了。
后来,杨董二人见董卓太过凶戾,便与董卓刻意保持距离。这自然引起了董卓的反感。但想到此二人是带兵来投,太过为难他们反而影响自己招揽人才,所以就索性将他们划归牛辅麾下,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虽然杨奉董承畏惧朝廷问罪,但二人还是心向朝廷。这也就是为什历史上的杨奉为了汉献帝力战而死;汉献帝秘传衣带诏,唯独只传董承的原因。此二人虽然本领不强,但对汉室却是忠心不二。
此时忽闻牛辅要起兵反叛朝廷,自是要急思对策。董承也不傻,这牛辅看样子是主意已定,如果此时出言阻止,不但没有效果,说不定还会引起牛辅疑心。
大脑急转。
有了,函谷关!
函谷关外可是有关东诸侯虎视眈眈。如果他们得知董卓身死的消息,定然挥军攻打函谷关。有此为借口,自己就可以请求留守,这牛辅定然会答应。果不其然,牛辅一时略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而且由于杨董二人跟随牛辅的时间也不短了,牛辅也没有对他们有什么疑心,故而就别提什么派人监视了。
李儒也没什么意见,所以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等牛辅带兵出发以后,董承与杨奉就急忙聚在一起商议。
“杨兄,如今虽然董贼已除,但朝廷却是兵力空虚,如今牛辅带兵意欲兵犯长安,朝廷危已。不知杨兄可有良策?”
“董兄,我见你请求让我们两人留守,定然是已有对策,不如直说,难道你还信不过我吗?”
“唉,我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却有一拙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董兄但说无妨,不行我们可以在议。”
“为好。我认为,现在我们只有两万人马,况且都是新兵,战力不足,不足以改变战局,所以我们只能见机行事。”
“董兄所言不错。”对董承说的,杨奉深以为然。“但怎么个见机行事呢?”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我听闻你麾下有一猛将,姓徐名晃字公明,晓勇异常,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我想由杨兄你带领一万人马,紧随牛辅军后,而我领一万人镇守函谷关。如果牛辅不敌朝廷,你就断牛辅归路,如果牛辅与朝廷相持不下,你就带兵袭击牛辅,与朝廷里应外合,共击牛辅。如果朝廷不敌牛辅,长安陷落,你就带着徐将军,趁乱救出皇帝,回函谷关,传令天下诸侯勤王。”
“董兄真是妙计啊,就按此计而行。”董承话音刚落,杨奉就积极赞同。
计议已定,两人就分兵而行。董承镇守函谷关,杨奉则带兵紧随牛辅,相聚差不多有半日路程。
不过,当看到张济与西凉军相继而来,并且都打着勤王的口号时杨奉不由得松口气。本来还以为朝廷兵力空虚,却没想到西凉军都已经归顺了朝廷,如此一来朝廷兵力是牛辅两倍有余,这牛辅必败无疑。如果牛辅知道这个消息,想必再给他一个胆子,他也不敢起兵造反吧?
等到这里,杨奉感觉胜负已定,就要现身。不过却被徐晃拦住。
“公明这是何意?”杨奉有些不解。
“将军你看,这牛辅看到朝廷援军不到不撤围为守,反而依旧摆出一副攻城的姿态,此事定有蹊跷。”徐晃耐心解释,自己的这个主公什么都好,对自己更是没话说,可就是在领兵打仗这块实在有些欠缺。感觉实在不适合做一名武将,更适合做一名文臣。
“公明这样说来,确实有些蹊跷。”听徐晃说完,杨奉再笨也感到了此事的反常。“那我们该是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好像徐晃才是主将一样。
“将军,以我之见,不如我们先按兵不动,静待其变。”
“好,就按公明说的办。来人,传令全军按兵不动,广派斥候,注意牛辅军的一举一动。”
“诺。”自有传令兵下去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