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宇垂名”
一脸正然的曹髦看着武侯祠正殿上,自己赐字的牌匾,心有所思。
“孔明这一世,可堪称伟大二字,再多华丽的辞藻都难以简单概括其人生,自己想来想去也就这一句(名垂宇宙)才堪以形容吧,至于后世大名鼎鼎的的(攻心联),还是由着赵藩自己去写吧。
当然,也许自己已经改变了时空,不一定会出现赵藩这个人了,但不管如何,才子佳人辈出的华夏,也一定还会有后人写出类似攻心联、这样足以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富有哲学的文字,只是那个人不一定非要自己不可。”
想罢,曹髦便率身后文武,一起朝武侯石像作揖,礼毕后,众人方则出。
当初刚平汉中时,曹髦就想过要修建武侯祠,只是那时勉县民间已经自行修建,所以只好暂时作罢。
而这座成都的武侯祠,是曹髦为纪念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而特意下旨与成都百姓共同修建的。
尽管在这一时空,自己是大魏天子,而孔明又是魏国曾经最强大的敌人之一,但孔明的忠诚与智谋,哪怕不是曹髦这个后来人,就是其他对手也会赞叹不已。
不过,曹髦之所以决定修建武侯祠,还是有两个原因的,一自然是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敬仰之情。另一个则是,考虑到了诸葛亮在蜀人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收拢蜀民之心的需要。
…
蜀地的事情,曹髦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从去年三月大军出动,到现在,已经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是该回洛阳了。
曹髦在成都行宫召集文武,下旨宣布不日,自己与部分大军将返回洛阳。
为了让大魏的科举与办学的新政,在蜀地能够顺利实施下去,曹髦决定,要在成都留下一位,自己信得过,又熟悉新政事务的大臣,来管理蜀地民政。
“如今益州大事基本已定,但因为蜀地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地理条件的险恶、交通不畅等诸多因素,导致大魏科举与办学的新政,迟迟不能在蜀地完全推行开来。
而这新政又是朕最在乎的地方,所以必须留下一位有能力,又能让朕信任的大臣,来处理这些事务。”
曹髦说完,看向当日随军伐蜀的尚书左仆射吴纲,并朝其道:
“朕思索良久,此事极为重要,唯有吴卿你比较适合,朕相信你的能力,所以决定留下你为益州刺史,替朕管理益州,汝可有信心?”
吴纲听完,随即走出朝臣队列,鞠躬后,正色回道:“陛下所托,臣定当尽力,只是…”
“卿有何虑?且说无妨。”
“回陛下,陛下先前定过规制,地方各级衙门一律军政分离,所以现在大魏各州刺史手上都已无任何兵权,但推行新政难免会遇到阻力,手上无兵的刺史等地方文官,如何有威慑力去处理阻挡势力?敢请陛下为此劳心。”
听完此话,曹髦若有所思。是啊,这确实是自己当初没考虑全面。
自己当初唯恐看到地方会出现割据势力,所以才想出了这个军政分离的政策。
虽然这算是个杜绝地方出现军阀的好办法,但同样弊端也是相当不少,首先地方文武官员的相互制约,可能会导致地方文武首脑互不相服,从而发生一定的地方内斗矛盾。
最明显的就是,地方武官可能因为矛盾或者利益等因素,不愿配合文官的需要,派出兵卒协助其处理政务,甚至暗中阻挠文官施政。
而武官们调兵防守城池、剿匪等相关事情,文官也会进行一些掣肘,导致一些地方武官们怨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