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冬。
在北方大地上到处都充斥着刺骨的呼啸寒风的时候,并州雁门郡广武县城的城郊外。
一些做游侠打扮的人和家奴打扮的人混杂在一起,正护卫着处于队伍中央的几架马车赶路。
此时队伍里的第二辆马车之内,一位气质温婉的美妇,一脸焦急抬头对着身边一个才气甚浓的男子说道:“夫君,我们这一路奔波而来没有丝毫停歇,又兼北方天气寒冷,孩子还不足月,再这样下去恐怕彦儿就要支撑不住了。”
恰在此时,王氏的怀里,一个刚刚出生的幼童在停止了呼吸和脉搏刹那之后,缓缓的抬起了自己的眼皮。
婴儿刚才还急促的呼吸逐渐开始变得平缓了起来,原本通红的脸蛋和滚烫的额头时刻也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在无人察觉之时,王氏怀里婴儿的眼眸开始变得极度灵动起来,而一个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在降临之后,正通过孩童略带好奇的眼神,开始观察着周围陌生的新环境。
……
月前,出生于高平张氏的兖州名士,名列八及的张俭,因为党锢之祸而被阉宦的党羽追捕。
逃亡的途中,张俭由于儿媳即将临盆而不得不停下脚步,暂时躲在了东莱义士李笃的家里。
然而还不待张俭一家安定下来,外黄令毛钦就带兵到来,这时李笃挺身而出对毛钦说到:“张俭知名天下,逃跑不是因为他有罪。即使见到张俭,您难道能忍心把他捉去吗?”
毛钦站起来抚李笃背对他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你为什么一个人独专仁义呢?”
李笃说:“我李笃虽说好义,您今日已得义一半啊!”
毛钦遂叹息而走,张俭因而幸免于难,后世谓之曰“望门投止”,李笃也因为自己的义行而名传后世。
随后李笃带上家仆和几位与他交好的游侠义士,即刻动身,马不停蹄地护送张俭一家北上并州,准备借由雁门关出塞。
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眼见一路以来身后都不见追兵,张俭一行人决定暂时前往雁门关附近的广武县城休整一番,补充一下粮食等物资之后再借道雁门关出塞。
夜色降临之后城门已经关闭,由于身份较为敏感的原因,不想在入城一事上徒增风波,闹出太大的动静,张俭一行人最后借宿在了广武城外一户人家。
因处在边关之地,长期有异族劫掠,又加之土地贫瘠等原因,边关百姓的住所,相比起中原富庶之地来说要显得更加简陋一些,不过张俭也不以为意就是了,毕竟尚处在逃亡的途中,并不能要求太多。
后半夜,名为张彦的新生儿由于还是幼童的身体,出于身体的本能,最终实在忍耐不住陷入了久违的香甜沉睡当中。
与他相比,他的生母王氏和父亲张言却因为心事重重,加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而毫无睡意。
直到天快要亮时,门外才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已经很是疲倦,但却仍不见一丝睡意的张言,立马起身拉开了房门。
门外除了张彦的爷爷张俭之外,还有昨晚安顿下来之后就匆匆离去的李笃和一位身材魁梧的方脸大汉。
“父亲,怎么样了,您找到安置彦儿的地方了吗?”因为忧心儿子的安危,此时的王氏已经顾不得一些礼节和世家大族的涵养了,在看到张俭的那一刻她就迫不及待的上前询问道。
张俭朝王氏和一旁同样一脸紧张的张言点了点头,随后张俭身后的李笃上前一步,合手对王言说道。
“公卓兄,这位是我少时游历边塞,呼朋结伴袭杀胡人时结识的好友张横,张子义,现任雁门郡都尉,负责郡中兵事兼领边塞防务。”
随后李笃又转头为张横介绍道:“子义,元节公方才你已认识了,这位是元节公的公子张言张公卓,旁边这位是公卓兄的夫人。”
双方接着再是一番见礼,算是初步结识了,随后李笃又开口说道:“公卓兄,说来也巧,子义的夫人这几日就将临盆,府中奶娘婢女等一应齐全。
以我之意,不妨将你家公子留在子义家中,也免了接下来的奔波之苦,更不必承受关外的苦寒。
我已经与子义商议好了,接下来等到子义的孩子出生,他会对外宣称自己这一次生了一对双胞胎,而中途所有接触到这件事的人都会由我送往高平由张氏的人负责安顿,绝不会让他们接触到外人,如此,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