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玖明白自己很有可能遇到了传说中的穿越,根据记忆这是改革开放逐渐放宽的1984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着。
对了洛杉矶奥运会和健力宝,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企业的建立,如四通,联想,万科。
但这些距离苏玖太远,目前当务之急是解决工人的工资问题,如果在一些资源县这些根本不成问题,卖一卖钢铁煤炭钱就来了。可是千不该万不该泗州是个农业县,几十万农民土里抛食,每年的经费基本都要用来收购粮食作物保障粮价平稳,哪来的经费给酒厂进行垫款。
尤其是因为县里为了收缩经费已经决定弃小保大,让豫泗酒厂并入羊禾,羊禾属于省管企业,经费上比豫泗酒厂充裕的多。而且周围一些私营小酒作坊因为不受限,成本低,挤压了原本豫泗酒厂的生存空间。
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豫泗酒厂自产自销,只要不靠供销社这样回款周期漫长的渠道,那么豫泗酒厂就有机会救自己。
“徐书记您放心,这一次我不走我要留下来,而且我已经想到如何解决员工安置问题了。”
苏玖的这一句话不说不要紧,徐卫江顿时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此刻也不管苏玖是不是病人了,拉着苏玖的脖子就开始晃荡。
“真的吗小苏,你这次要是真能想出办法来,可真是又救了老哥我啊。”
大学生什么都懂,是这个年代人民的朴素价值观。苏玖作为轻工院的大学生,算是徐卫江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在此之前苏玖算是靳开复的人,徐卫江一直没有刻意接触,现在靳开复灰溜溜的跑了,徐卫江这才想到把苏玖握在手里。
苏玖随后便把自己的计划向徐卫江做了一个说明。可是徐卫江听完之后脸上的阴云并没有散去反而更深了,因为苏玖的办法实在有些大逆不道,这可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
苏玖提出的建议总结来说就是十二个字,抓生产,促消费,分责任,转方向。
首先就是严格强调生产规范,保证产品质量,其次就是转换销售思路,抛开供销社体系,另寻其他销售路线。
再然后就是实行工厂内部的大包干,进行内部责任大划分,最好可以自我管理拿到运营的主动权,甚至于让员工持股,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苏玖你知道这要冒多大的风险吗。”
一改就灵一改就活,是八十年代初期的真实写照,厂里面的厂长只要稍微负点责就能救厂子,这已经成为全国上演的真实事例。可是苏玖这样的话说出口仍然是十分惊人的。
“徐书记,您还记得去年宣传的海盐衬衫厂的事情吧,您现在要做的就是步鑫生一样的事情。”
徐卫江怎么会不记得呢,步鑫生这些都是改革典型是上过报纸的,海盐衬衫厂一年内生产规模扩大了十倍,接连登上国内的报纸和电视。甚至于海盐衬衫厂这个地方也成为了众多企业考察的必去之地。
这一下徐卫江的心中就开始盘算起来,可是心中还是有些顾虑。
“但是这样岂不是损公肥私,挖墙角的事情吗。”
“员工持股这不同样是公有吗,而且今年下发的四号文件也说明了要将集体所有制企业放在和国营企业同等待遇,咱们这是顺应政策的调整。”
听到有这个文件,徐卫江这下子轻松了不少,毕竟苏玖是个大学生徐卫江信他。只是这个股份制真的没问题吗。
苏玖提出的的正是即将兴起的乡镇集体企业发展模式,在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极大的丰富了轻工与副食品的生产,而这就是豫泗的关键。
从医院回来的徐卫江急忙从厂办收发室找到了那个苏玖说的第四号文件,果然看到了支持国企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建立乡镇集体企业的字眼,既然国家承认那就好办了。
徐卫江晚上便将事情和县里面进行了通气,找到了自己原轻工局的领导现在的副县长徐广才、
陈广才正在为此事发愁,毕竟是四百名职工,连带着后面的乱七八糟的各种亲戚就是一两千人,一旦闹起来可不好收场。
听完徐卫江的话,陈广才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徐卫江说出的计划可是太过于惊人了,这可和几个农民自己建厂不一样,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国营规则啊,一旦这个口子开了后面的事情很难想象。
但是危险中也存在着机遇,随着风气的逐渐改变,所有人都看出了改革的决心,既然如此必然要有人走出这一步的,这几年招商引资不也是建立了一批合资企业吗,况且这酒厂本来就是入不敷出的。
可是这件事仍然是关系重大,和海盐衬衫厂不同,海盐本就是地方合作社开办的企业,没有所有权转让程序上的问题,可是豫泗酒厂是正经的轻工业部统属泗州县代管的企业啊。
陈广才的目光看向了办公室的上方的一副字,仔细思考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亲自来到了吴兴茂书记办公室汇报情况。
刚刚上任不久的吴兴茂也在为县办企业的亏损而烦心,昔日里可以给县里缴纳大量利润的县办企业,现如今一个个都成了烫手山芋。
这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轰然爆炸。徐卫江的这个办法如果真的能行,倒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把股份分给工人那就不算是雇佣劳动关系,说到底还是公有经济,但是吴兴茂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
“还是不行,这完全没有先例,这不是乱了套吗,我看啊还是和羊禾酒厂好好地商量一下,就让羊禾把豫泗酒厂的员工都收下来吧。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