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伏虎拳传说是洪熙官改十八罗汉伏虎拳而成,路线成工字形。它是洪拳的代表套路,主要是扎桥手、桥马与气息内劲。特色在于气势雄壮,刚劲猛烈。要求沉肩展背、劲贯骨髓,以身调气、以气催力。使达到气吼山河动,举步风云起的神态和气概。”
“至于铁线拳及虎鹤双形拳后续也会陆续传授。”
“据传大洪拳为葛洪所创,葛洪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其人“学识广博、江左绝伦”;又好神仙导养之法,醉心玄妙的炼丹秘术。
他善于观察各种动物的行动,一次上山砍柴,见两只山羊相抵斗架,直来直往,久斗不散,直至肚子息瘪,累倒趴地不动,他又结合自己牧羊使鞭的经验,由此而悟得气功和拳法。
葛洪手执羊鞭,运鞭为拳,鞭法之用拳法之用也。两势相抵,直势无横力而截其横;横势无直力而截其直,此拳法之老母也。上下起落之势相克相生无不皆然,进而演化两臂如鞭,两腿如鞭,身为一大鞭;肱为鞭杆,股为鞭杆,身为一大鞭杆;手为鞭梢,足为鞭梢,头为一大鞭梢。故技击中有“洪拳,肱也,大洪拳,鞭法也”被历代拳家视为不传之秘。”
“拳起于易,理成于医,盖拳论之说上溯至奥籍河洛之传,伏羲观阴阳,参河洛推八卦,化九宫,演天然道法。
万物之数物物相通,顺道则昌,逆道则亡,有道则明,无道则惑,此所以拳合于道而存,取法天然之理,真人悟化感而随通,顺自然而势成,于是有拳种出焉。
据史料载,起初拳法、拳势、拳路并不固定,随心所欲,纯任自然,练习以拳系,先教单势,学者一势练熟,再授一势,无固定拳路,单操功成后各势能互相连贯,相连不断。
据说唐朝时,野鸡林(人刘风拐,在传习此拳时,把它分为六个步骤,根据习拳者的不同情况分别传授(即六步架起源),到了唐末赵二君等把此拳称为六步架。
古传六步架:无极阳,六六三十六生阴为太极,后天八卦合成九宫,八九七十二啃捶,是八风玄功(其中内有口诀丹田,命门,会阴三穴,共合一百零八)。
内功练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还无,导空自然气,持之以恒,则可达到:拳如流星臂似鞭,腰走龙蛇眼似电,动如伏虎腿似钻,劲贯顶梢疾如箭,神通运化妙难言,运用意气力,内含龙吟虎啸之形,外有排山倒海之力。”
“《纪效新书》有这样的记述: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各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
到了清朝,大洪拳经过历代拳师的传播,已形成多种派别,除六步架、二步架、“8”字步架,还有黑虎拳大三步、小三步,少林看家拳等,皆有“拧腰晃膀,横空出势”之宗法形迹。脐虽断,但脉相延,千载之潜流,明传不苟,暗传不息,诸式同途合辙嗟嗟……”
“我们洪拳传承久远,你以后功夫有成也可以去各个流派的洪拳进行交流……”
“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现在给祖师敬三炷香,然后给我敬杯茶……”
林森按着洪正良的吩咐,先是敬了三炷香,然后又向洪正良敬了一杯茶,口呼师傅,拜师仪式才算完成。
“我门下弟子不多,大徒弟罗远辉、三徒弟孙岩现在在邻市处理事情,过段时间回来在介绍你们认识,二徒弟也就是我的女儿洪立琼,现在清北学院,只有放假才能回来。四徒弟洪青峰,也就是你说的洪教练,你们已经认识了,不过现在你要叫他师兄……”
“师兄!”
“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