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明确的方向,行动自然就无窒碍。汝南到鄂郡孝昌(湖北孝感)虽然不近,相对从广宗到汝南,这点路程就不算什么。从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信阳)一穿而过,几天就到了。
这一带相对平静,过了义阳,郑东就把三百兵士分成十拨,并派人与王兴联络。
在孝昌郊外的乡村小道上,王兴、张刚,接到了几个月不见的郑东。
老远老远,两人跪在道傍,啜泣不已。
郑东双手扶起两人,也是激动得两眼通红。
此刻不是叙说儿女情长之时,郑东开口问道:“悟山能不能藏住三百人?孝昌的商社开起来了吧?”
王兴回答说:“都搞好了,悟山茅草屋搭建起来了,就是藏个千儿八百人,也不会透露半点信息。商社开始时生意不是太好,仅仅能保本。徐先生参与进来后,想了一些办法,才慢慢好起来。”
张刚:“就等着千户长莅临视察。”
郑东一笑说道:“嗯,不错,几个月不见,刚子跟着徐庶,还是学了点东西。你年纪不大,目下也无战事发生,好好学,争取让我们老百人队里出个茂才(东汉的秀才避刘秀的讳)。”
回头又对刘强说道:“如果下曲阳战事不顺,冀、豫二州我们就站不住脚了。你有几次单独率领人马的经验,我的身边少不了你。”
“你现在跟着华弘识字,也得好好学。认完字后,慢慢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我也盼着老百人队里能出个将军呢。”
王兴有点羡慕地看着两个人,嗫嚅地说道:“千户长回来了,我的任务是不是交给别人,我还是想跟着你。”
郑东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老百人队中就你是个读书人,你的担子重的很,有一片天还得靠你撑起来,你将来就会知道的。”
王兴激动得满脸通红,他虽然不知道郑东说的意思,但隐隐感到他的图谋很大,这还是原来的那个郑东吗?
张刚插话道:“我跟着徐先生学起来很吃力,不像王兴大哥,随便就能跟先生讨论问题。读书比打仗难多了,还是打仗自在。”
郑东一听,就知道这小子不想读书。本来,读书是个苦差事,尤其对没有基础的张刚。
他两眼一瞪,“我要听到徐庶说你偷懒,你就等着屁股开花吧。”
王兴:“怎么不叫徐先生知道你来的事。”
郑东叹息了一下回道:“暂时还是不让他知道的好,读书人不像你这样被逼到绝境,心里还是有汉室的。“
”眼下,你只管安排好他的生活,其他的由他自己做主。“
”他的母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性子也刚烈,徐庶还好说,徐母一旦知道我们是黄巾,恐怕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张刚笑着说道:“徐母看我就像儿子一样,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徐先生一急,不是罚抄,就是罚站。“
”老人家一边嗔怪先生急躁,一边安慰我说:‘慢慢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一边耐烦地把我不懂的地方分说明白。与其说我是先生的学生,还不如说是我是老人家的弟子。“
”我要是跟老人家说,老人家肯定不会见怪。”
郑东摇头,“能得到老人家的青睐,是件好事,你可得把她当自己母亲一样敬重。“
”但‘名义’这个东西,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根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你书读多了,就会明白的。不说这个了,带我去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