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于笑眯眯地看着辛莫,显然对辛莫很有好感。
毕竟他们两支已经分别百年有余,辛莫还能一口说出他们的渊源,实为难得。
坐在董安于旁边的,是一位比辛莫大一些的青年。
他面相跟赵鞅十分相似,但是没有赵鞅身上那种英姿勃发的气势,显得十分低调。
赵鞅介绍后,辛莫才知道那是赵鞅的长子赵伯鲁。
赵伯鲁的旁边,是赵鞅的几个儿子,依次而坐,年岁跟辛莫差不多。
“赵伯鲁……好像就是因为性情温和,资质平庸,并未被赵鞅选中当继承人。”辛莫心中暗道:“而赵鞅的继承人,是他和一名狄人女子所生的小儿子,赵毋恤啊。”
不过赵鞅介绍的众子中,并没有赵毋恤。
想来赵毋恤现在还是一名孩童,不可能坐在这里。
再者赵毋恤出身卑微,小时候并未被赵鞅看重。
还有一些人,都赵鞅的家臣和晋国的一些大夫。
赵鞅介绍完了众人,转身向一名大夫问道:“鲁国情况如何?”
“季孙意如摄行君位,鲁国倒也安宁。”刚刚从鲁国回来的晋国行人籍岚说道。
听到这话,赵鞅突然沉默了下来。
许久,他才说道:“季平子依旧不愿意让鲁候回去?”
籍岚摇了摇头,一阵沉默。
“季平子赶走国君,如今鲁国重病在身,却不能回国。鲁国竟然无一人责问季平子,这是为何!”赵鞅说着,拍了一下大腿,十分气愤。
辛莫未曾想到,赵鞅竟然也会为鲁侯姬稠发声?
亦或者,赵鞅只是在试探众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众人不语,赵鞅将目光看向了长子伯鲁。
“伯鲁,你说鲁侯不归国,为何无人问罪季平子?”
赵伯鲁身子颤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父亲会先问自己。
他满脸的忧郁,然后缓缓开口:“鲁国三桓权势太大,早已架空国君,即便是赶走了国君,也无人敢指责三桓……”
说完之后,所有人都看着赵鞅。
赵鞅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说的没错,三桓可以赶走国君,可是鲁国那么多国人,就没有一人敢站出来职责季孙意如吗?我很不明白这一点。”
季孙意如,也就是季平子。
当年季平子和国君姬稠,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矛盾,竟然将国君赶出了国家。
姬稠辗转到了晋国,本来晋国一直想送鲁侯回去,可是每一次季孙意如都会买通晋国六卿,让鲁侯留在了晋国。
“鲁侯历代荒淫无度,国家全部交给三桓管理,落到这般田地,也是自取。”赵伯鲁又开口道。
这一次,赵鞅勉强点了点头,可是还是没有表示赞同。
然后赵鞅将目光投向了辛莫。
“辛君,你如何看此事?”
辛莫知道,赵鞅在这里说鲁侯的事情,绝对不是单纯地为鲁侯鸣不平。
亦或者为季孙意如撑腰。
辛莫揣摩着赵鞅的意思。
赵鞅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他身为六卿之一,未来极有可能位居正卿。
当他看到鲁国的正卿可以赶走国君而没有任何事情,赵鞅又会怎么想呢?
是效仿季氏,还是扭转这种不尊重国君的局面?!
辛莫摸了摸鼻子,想了想之前赵鞅的反应,以及晋国最近几年的方针,以及大概明白了赵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