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府内,假山绿水,丛花次第盛开,繁华胜锦。湖水倒映着楼阁高树,郁郁葱葱。
鲜红顶的湖心亭,雕栏玉砌,吕不韦和掩日在亭下各站一边。中间的石桌上,正摊开着一卷地图。
“你的意思,利用燕国出兵,使赵国无心韩魏。我便可趁机再度出兵。”
“燕王好大喜功,贪利忘义,并无远见。赵国新王初立,又丢失了太行山之西,上将军庞煖只是一个老不死,武功韬略不足为惧。我只需略微挑拨,燕王定会出兵攻赵,落井下石。”
掩日拿着掩日剑的剑鞘,指向地图上的魏国国土,低沉萧瑟的嗓音,蕴含着绝对的战略自信。
“经过多年蚕食,三晋国力不大如前,为求自保,往来联合之势,愈渐频频。这一次动兵,我意从河内出,一路向东,夺取酸枣、燕县、长垣等地,一直打通与燕齐接壤。
如此,我秦国军势便像一条铁胳膊,揽住了韩魏两国,隔绝了赵与韩魏。燕齐两国在外交上偏我,没有了赵国,韩魏就算绑在一起,也绝不是我军的对手。”
掩日的战略极为清晰,现阶段,灭国是不行的,容易遭受反噬。
但山东六国想要抗秦,无非就是合纵。
我先剪断了赵国与韩魏的联系,韩魏就好像两个小孩,被大人一手一个夹在了胳肢窝。
韩王懦弱,韩国公主又刚刚入秦,小国事强国,他还要强行反抗吗。只要不开启灭国大战,那么韩王极有可能甘愿成为秦的附庸。
没有赵,没有韩,一个魏国而已,轻松打残就是了。比如那支最后的魏武卒精锐,必须灭亡。
这一番话,听得吕不韦频频点头。
军事胜,外交胜,只要走成掩日说的这一步,三晋亡国,可计日而待,秦国东出,将势不可挡。
而机会的产生,就在于远交近攻的策略下,秦国对于燕国的渗透。
罗网在燕国,发展得可是非常不错。连当今燕王的兄弟,在燕国权势极盛的雁春君,都和罗网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所以,掩日想让燕国出兵攻赵,这并不难实现。
掩日考虑得已经相当周全,配合到吕不韦的外交手段,秦国的下一次出兵,将主宰魏国的命运,主宰天下大势的走向。
至于他记恨的韩宵,也可以顺便收拾了。
秦攻魏,在赵国抽不出手的情况下,就问你韩国救不救吧。
掩日有办法让韩王不救,韩宵你也要效仿信陵君那样,违抗王令吗。
韩宵若动,那正好,秦国完全有那个实力,一次性连同韩国的军队也打残。事后,韩宵必死无疑。
而韩宵若不动,秦国战略目标达成,天下大局都定了,你就是一个冢中枯骨,无能为也。
区区一个毛头小子,还不值得掩日亲自去算计。在这样的大势之争中,韩宵小儿,不值一提。
韩宵还不清楚,又一场席卷天下的大事将要发生。
他这个抗秦立场的韩国太子,已经天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
自长安君成蟜带着令淑公主归秦,魏国方面与韩宵的联姻,随之悄然加紧了步伐。
良辰吉日已经确定,只待昭明公主出嫁。
之前与韩宵有过数面之缘的美人将军魏衾,也将作为公主的陪嫁,嫁入韩宵后宫为媵妾。
距离太子府迎来太子妃的日子越来越近,韩宵身边的两个女人,心思也愈发微妙。
首先就是文茵,她当然很理性地明白,太子妃之位,非昭明公主不可,只要能对韩宵有所帮助,她心甘情愿。
心甘情愿是真,但心里泛酸也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