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共经历了四次小冰河时期,而明朝中后期到清中期恰是第四个小冰河期。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准备”。
同时即便是在小冰河时期,也一样是存在着暖湿年代的。但毫无疑问,这一时期“冷”或者说“变冷”才是其主流的表现。
岳云飞在穿越前看到那些新闻上说着,那些战斗民族住在的最寒冷的地区仅有零下73℃之时,他还满不相信,这比冰箱还要寒冷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不过,当他来到了大明之后,切身体会着这逐年变冷的鬼天气,不由地相信了并感叹道:这上天真是不保佑大明啊!
这万历皇帝不但将张居正的变法——一条鞭法给完全推翻了,也埋下了大明灭亡的种子。即使日后不遇到天灾,这堂堂的大明朝也苟延残喘不了多少年。
可上天好似想要早日结束这个腐败封建的王朝,这小冰河时期经过长期的酝酿准备,在公元1500年起,就开始离开“暖湿”时期,逐渐进入“干冷”时期。
随着寒冷而干燥的天气来临,旱灾频发已不罕见。
那史上第一倒霉蛋崇祯上位之后,这“干冷”的天气更是达到了巅峰,旱灾已经不能用频发来形容了,而是连年不断。降水量之少,奔腾万里的黄河都出现了断流的现象,这对百姓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如果仅仅是寒冷的天气,百姓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但是没有生命的源泉——水,任谁也没有办法。
古代不如现代,不仅可以靠着科技来人工降雨,而且粮仓中的屯粮可供百姓们吃上很多年。
这种连年欠收,乃至几乎颗粒无收的绝境,即使东北没有后金来犯,大明也无法苟延残喘。
更为严重的是,干旱带来的影响不仅覆盖农业的生产,更是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连年的干旱导致缺水,用水困难,喝水续命都成了问题。
在大明各地的地方志中记载,人们纷纷挖树根,吃树皮,夫妻之间相互喂口水保命,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暴虐现象,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屋漏偏逢连夜雨,旱灾持续的同时,蝗虫也肆虐地席卷而来。干旱的土地含水量极少,植被覆盖率低,正是蝗虫繁殖的最佳环境。
古人一方面有着封建迷信,不敢吃这些蝗虫,另一方面蝗虫飞行的速度很快,吃光可吃的东西就飞走,就算你的速度够快,已经抓到了一些蝗虫,但也只是一天的粮食,你的下一顿饭、下下顿饭还是没有找落。
更为可怕的是,蝗虫会把你能找到的其他食物吃光,那些还有在田里的水稻、果树上的果子,已经被它们先一步吃掉了,百姓最后还是会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
想了许久,岳云飞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天不佑明,这小冰河时期愈演愈烈之下,粮食的产量只会逐年降低,看样子本次行商之后,得让其父多多采购粮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