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未携带饭盒,只能回去了”。
“也好,一同吧”。
言罢,韩正新与王仁之一同走出学堂。
二人迎风在亭子前漫步,谈笑间便走到一座石桥上。
转身伫立在石栏边,眺望远处潺潺溪水。
王仁之袭了一身白绸衣衫,一双深邃的眸子望向远处,随口一题道:“朝廷中的东林人渐渐多了,这是一个好兆头,不过,我担心的是,这怕是一场春雨,来的快,走的也快”。
摇了摇头,叹道:“阉党、浙党这些对立党派,不会让我们这么容易的上位,与他们争夺权力,想必会多有阻挠”。
这个时候的党争虽不严重,但时常发生,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而贬官革职,在朝野上下已经屡见不鲜了。
韩正新点了点头,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谈道:“子斐说的不无道理,以他们一贯的作风,想来定会多加阻挠,不过他们再怎样折腾、联合,首辅大人依是偏袒我们的”。
走过石桥、池塘,便到了书院门前,身后高大的石坊上,刻有一副对联。
这正是那句著名的励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首对联吸引了无数文人才子的加入和赞扬,为书院赢取了广大的生源、名声,享有崇高地位,并源远流长。
这时,石坊前突然驶来几辆华贵马车。
面对突兀闯进的马车,众人有些纳闷,这个时间,书院怎会有马车驶入?
随着马车缓缓停靠,有一众白面太监先行下来,恭恭敬敬的迎接簇拥车上的头头。
而这些太监们簇拥之人,便是六宫都太监夏秉忠了。
这时,路过的众学子纷纷望向这边,王仁之、韩正新亦是在门前瞧看。
在这种荒郊野外见到宫里的太监,实在太过稀奇,可以说不用怎么猜测,便知有大事发生。
有的学子见状,议论了起来:“咱书院何时来过太监?真是稀罕”。
“我还从未见过太监,哈哈,今日算见识了”
“为首的想必是个大太监,面色比白墙啊”
“这太监为何敢戴乌纱帽?”。
这时,忽有一个尖锐的太监声响起。
“这破地真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