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这副画你知道来历吗?”
见朱棣望向身旁的白净太监,徐伤财一惊。
没想到七下西洋的郑和竟然有如此阴柔绝美之貌,要是放在现代,绝对秒杀一众小鲜肉。
郑和恭敬回道:“回禀皇上,此画乃齐泰党羽,曾任工部主事的刘光泰家中搜出,据他本人所述,此画是太祖时泰州知州王蒙之作。”
王蒙……
朱棣挠了挠头,他在洪武年间一直在北平就藩,对于朝廷官员不甚了解,王蒙此人他从未听说过。
但徐伤财坐不住了,作为历史发烧友以及专业的历史系学生,这个人的名字可真是如雷贯耳。
文玩界都流传这这样一句话“诗字看唐宋,瓷画看明清。”
不是说唐宋时期的画不好,也不是说明清的字不好,而是说这以这四个时期作为代表,唐宋是诗字词产出的巅峰时期,而流传与后世的名画瓷器佳作多出于明清两朝。
而在明朝时期的高产人物,当属元末明初的四大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
这四人可谓是占据了书画界的半壁江山,传世作品被世人争相收藏。
在徐伤财的记忆里,他曾经在新闻上看到过王蒙画作的拍卖,不知是不是这幅。
徐伤财上前细细看了看,发现此画可能是一直被收藏在阴冷湿暗处,画上有些沤痕,右上能看出作者题诗,但分辨不出来字迹。
最后还是郑和解答了这个疑惑。
“此画据逆党之言,名为:《葛稚川移居图》,画的是晋人葛洪移居罗浮山的情景。”
徐伤财一下子被唤起了曾经的记忆。
那时他还在上高中,看新闻得知,在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有一副画成交金额为当时最高价格,甚至仅次于之前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
那副画,正是王蒙的大作,《葛稚川移居图》!
他还清楚的记得当年新闻是如何形容这次拍卖叫价的激烈。
单单是起拍价格就达到了1.1个亿。
一开始竞价还比较平稳,1.2,1.6的起跳。
但在这之后,竞价就陷入了疯狂。
经过整整十九轮抬价,此画最终落锤价达到了3.5亿,加上佣金共是4亿。
而这幅画,也自此成为了当时国内第二高价的书画作品。
4个亿,这是发财的声音啊!
徐伤财从太监手里接过画,小心的将其卷起。
没想到这建文帝在位只三年,就收藏这么好的东西。
徐伤财更加期待接下来还有什么能让人惊奇的玩意,最好是传国玉玺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话,不出几天,他就能给朱棣整一座燧发枪作坊。
那时候,我大明就真的天下无敌了!
坐在一旁的朱棣虽面色平静,但内心却在滴血。
“玛德,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