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那些父亲犯了错的女孩,自己好的多,她们还在苦海之中挣扎,自己已经上岸了,不该心怀感激吗?为什么要恨?恨谁?
自己十六岁脱籍,到现在五年了,与过去“和解”了五年,本以为成功了,但为什么夜深人静时总有种背叛的羞愧感呢?父亲不是错的吗?他破坏议和不是大罪吗?
可,为什么?为什么现实和书里的不一样?为什么会有保境安民这个词?为什么会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为什么会有封狼居胥这种事?为什么父亲旧部找太守说情救自己出来时,用的是其情可悯?
太守根本不认识我父亲啊!
那十余位随父亲杀敌的旧部,从牢里活着出来的只有三个。就是这三个人人带伤,妻儿老小全被牵连的人,不仅没有恨造成这一切的父亲,反而出来后处处奔波打探,走遍半个大宋,把父亲和母亲的坟墓迁到钱塘。
舟车劳顿加上旧疾复发,最终就只有一人撑着回到了钱塘,但就这样一个蓬头垢面半死不活的人,面见了太守,救了自己出来。
太守图什么?财?色?要是太守看上自己容貌,收入府中,自己可能也不会这么纠结。但没有,太守连见都没见过自己。
自己所见所闻都是父亲错了,自己所行所感却觉得父亲没错。
可能是自己的错觉吧,毕竟如果父亲没错,那错的就是这个世界了,世界怎么会错!对吧?
所以当与过去“和解”了五年的赵盼儿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对她说,你没错,你父亲没错,是那什么狗屁议和错了!是皇帝错了!是衮衮诸公错了!是世界错了!
那怕聪慧如她,也不免失态,一时间情难自控,想要分享这份喜悦。
结果听到别人说你煎熬了这么多年的问题早有答案,你这么多纠结这么多伤感全是无用功!
那自己“和解”这么久算什么?
自虐?
自己流的这么多泪算什么?
活该?
一时间怀疑人生的赵盼儿没有打断孙三娘的倾诉欲,只听的赵盼儿愈发羞愧。
“不就是不该议和吗,你看看外面普通百姓,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心里都明白着呢,咱们这皇帝就是个软蛋,士兵用命打赢了仗,结果还要给人家交钱,赋税是不从他身上收呗!
本来我爹一直惋惜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却是女儿身,不能建功立业,后来有了这事,我爹算是明白了,在大宋,你就是有霸王之能,也得读书,当兵,死路一条。
现在我为什么硬逼子方读书?
对人说是我要凤冠霞帔,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我是怕,有这样的皇帝,哪天打到江南都不稀奇,不读书做官,我们就是待宰的猪,看着肥头大耳挺唬人,一刀下去,跑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