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
忽然,朱元璋的声音到了朱标的耳中。
“陈友谅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咱们的大军不足五万。你说……咱们是要战,还是要逃?”
朱标神色没有任何迟疑。
“儿臣以为,当战!”
“哦?为何?”
朱标黑色的眸子沉静入水,面对着众多将领们的注视,缓缓开口。
“我吴国没有未战而先言败的说法。誓与陈友谅周旋到底!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好,世子说的好!”
朱标说完,刘伯温、第一年等人都纷纷叫好。
“在座的许多人啊,遇到弱的敌人就耀武扬威,稍微遇到强一点的敌人,就开始腿肚子打哆嗦,真是不像文武大臣,反而像小娘养的怂包,连世子一个八岁的孩子都比不得!”
徐达一句话,骂的主张撤退的人脸色一片青紫。
这可真是骂的毫不客气。
但是,让那些主和的人心里也燃气一股子火气。
是啊,打天下如果都是以强凌弱,那还要这些文臣武将干什么?
人家朱元璋养着他们,不就要大家在关键时刻,帮着他以弱胜强啊!
再说了,会打顺风仗算什么能耐,能打逆风仗的才是英雄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没本事以弱胜强,至少不能在胆气面,被八岁的世子比下去吧?
那这就真成了小娘养的了。
“我等,愿与应天城共进退。”
意见统一了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
刘伯温打头,群臣集思广益,很快就想到了对付陈友谅这十万大军的办法。
那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陈友谅大军处长在哪?水军强大,人数众多。
我军长处在哪?人数虽然少,但陆军强大,骑兵更是强大。
怎么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将陈友谅的大军引诱到一个陆地的开阔地带,在野战中,用陆军和骑兵击败他们。
至于怎么让陈友谅乖乖岸。
刘伯温提出了历史朱元璋取胜的法子。
让陈友谅距离应天较远的龙湾登陆,吴军在此地用骑兵消灭陈友谅主力。
那又怎么能确保陈友谅在龙湾登陆呢?
刘伯温则是利用了陈友谅敏感多疑的性子。
朱元璋麾下的大将中,有一个叫康茂才的。此人和陈友谅有旧交。
刘伯温让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说康茂才愿意倒戈,建议陈友谅走秦淮河,在江东桥与康茂才会合。
江东桥是一座木桥,康茂才会事先将这座唯一阻挡陈友谅大军前进的桥梁挪开,方便陈友谅的大军直达应天城城墙之下。
然后呢李善长又连夜,把木制的江东桥改建成了一座石桥。
等到陈友谅到了秦淮河,发现江东桥不是木桥而是石桥,他联系康茂才又迟迟没有回信。
陈友谅果然因为多疑,调转方向,准备从龙湾登陆。
而朱标,则是直接为破狼军请战,要求在斜侧斩断陈友谅的退路。
朱元璋想了想答应了。只是还是在破狼军后增添了三千常备部队,用来给破狼军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