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睡了一会懒觉,三人就起床跑到了市区,采购汉服,还把遇到的店铺的金元宝紙钱抢购一空.
白鹤扮起了皇帝,戴起了平天冠,冕冠是汉服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冕制起源于黄帝,冕是黄帝的大臣胡曹制作的礼冠,之后在有虞氏时期称为“皇”,夏代称为“收”,商代称为“冔”,周代再称为“冕”。冕:《说文》有解:“大夫以冠也,邃延垂旒紞纩。”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唐代进行改制,使用二十四旒。天子之冠配12珠,天子之下的公爵只能戴9旒的冕冠,侯爵、伯爵只能戴7旒,子爵、男爵只能戴5旒,规定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可逾越。
白鹤还在珠子做了手脚,配夜光砂与夜光粉,在黑夜也闪闪发光,璀璨夺目.
白鹤一穿龙袍,形象马一变,仿如天子架临,至尊至贵,天神下凡一样.龙袍给人的感觉就是庄严肃穆,做工精致绝美,是至尊的象征。皇帝的服装并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自古的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冠服就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房宏俊说,“帝后服饰是传统礼制趋于高度成熟的产物,故宫收藏的近两万件帝后服装也成为宫藏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完整的服饰收藏。‘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则’,皇袍的颜色、款式以及其细微的纹样,无不具有深刻的含义.
龙袍除了龙唱“主角”之外,还充满着形形色色的“配角”,比如在龙袍的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龙袍每个图案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含义,譬如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从而得以成为龙袍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称为水脚,水脚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再比如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绣有九条金龙,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着九五至尊。
龙袍寓意最深刻的却是十二章纹样。即使它们的面积相对很小,再加帝王礼服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使人们忽略了这拥有悠久历史、蕴含丰富的纹饰。其实,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
除了以龙袍为代表的吉服之外,皇帝的礼服、常服、行服中都不乏汉民族文化的印记,我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征其实在统治者的服饰中得到了一脉相传。
龙袍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发展历经数千年,每一章纹饰都有取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
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譐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炎向也有率士群黎向归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
龙旗问:为何偏偏要扮皇帝阿?
白鹤说:要去唬弄鬼的,阴兵那么多,我们打不过的,只能以血脉压制,投机取巧,智取.阴兵骨子里对皇帝有着天然的敬畏见到了就会腿软.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绵羊见了猛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