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京大官微,京大校友会公布消息之后,云师大的也紧跟时事,其官微也开始晒出西南联大纪念馆的各种史料。
这批公布的史料之中,也包括了刘启农撰写的西南联大校训以及初版校歌的手稿。
很多人才知道,原来云师大是在西南联大的旧址建校的。
此外,鲁训先生的后人周零飞先生也在个人微博发文:
“感念刘先生与祖父的深厚友谊,如今刘先生生平之事再度引发国人关注,特此分享一些近日整理关于祖父跟先生的通信以及回忆性文章。”
于是,就看到周先生晒出好几份以往未曾公布的信笺照片以及纪念文章。
文章的标题很直接:
《忆刘启农君》
原文如下: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京城。他到京城,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先生或陈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
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
其实,我与他相识,早于《新青年》,早些年我受蔡先生邀请到教育部教育司任职……”
这是一篇鲁训为刘启农而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
文章保持了鲁训先生一贯毒舌的风格,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了刘启农,扼要具体,客观公正,刘启农形象十分生动鲜明。
然而,谁都能够从文章之中感受到鲁训先生对刘启农先生深厚的感情。
这些份情感,不止在其文章之中出现,在两人的通信之中亦有显露。
其中,甚至,眼尖的网友还可以从通信的只言片语去考证当年的往事。
“今日,弟心中甚是忧烦,自入职教育部以来,每日深陷于政府的琐事之中,毫无建树……前些日子政府派夏司长负责京师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然,司长公务繁忙,具体操办之人落入弟头,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名副其实,弟欲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64册送归教育部,其中60册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意恐,力量微薄,望兄长能帮忙周旋一二……”
“听闻,兄长之家族藏有《永乐大典》数十册,欲要将其捐于京图?弟认为不妥,如今北洋政府腐败无能,经费迟迟未至,梁公自掏腰包付馆薪酬,恐有余力保存如此国之瑰宝……”
“有感于北方局势,弟受邀到南方厦大任教,欲咨询兄之意见……”
“弟已离厦大,到了中大任教,前些日子,收到兄来信,弟深感惭愧,局势糜烂于此,却无能为力……”
“9月,致信台先生,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弟以为唯今华夏,唯有兄之成就最为名副其实,已信至台先生告知此事,望兄能在此国际文学之大盛会拔得头筹……以涨我国文人之志气……”
实际,周零飞晒出来的书信不多,只有五封。
跨度也比较大,所聊之事,也繁杂。
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关于《永乐大典》捐赠一时。
原来早在多年前,鲁训先生在教育部认知推动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入藏京师图书馆的时候,还曾经联合刘启农先生去推动。
甚至早在民国时期,刘氏就有意将家族所藏30册《永乐大典》捐赠于国家。
后来因为政府腐败。
时任京图馆长梁任公还需要自掏腰包给馆员发工资,担心没法保护好这批国宝蔡作罢。
也正是如此,建国之后,刘氏馆藏的《永乐大典》才能顺利捐赠给国家。
此外,还有鲁训先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之事也在通信之中有所提及。
国人一直以为鲁训先生看不诺奖,以为民国时期的华夏文人真实水平未必能达到那么高的成就,不拿诺奖反而对国内文学界是一种鞭策。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鲁训先生竟然认为刘启农先生最有希望获得此大奖,还亲自写信推荐。
这完全出乎世人的认知啊!
如果不是刘先生早逝,按照其在文学的成就,定能斩获诺奖,不至于让此遗憾半个世纪。
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往事的曝光,网友们才越来越感慨刘启农先生的伟大。
刘氏有这样的先祖,何愁子孙不发达,家族不兴旺!
这一日,全网都在悼念刘先生。
全网都在关注姑苏刘氏!
……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