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耀一边拍额头,一边摇头苦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第一次上班做电话销售的情形。
思绪浮沉间,他抬起头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暗暗想着。
“……陈光耀,这一辈子好好的换个活法吧。”
……………………
时间匆匆过去,转眼就过去了小半个月。
磁带的事过去之后,陈光耀难得的消停了几天,静静的感受着八十年代的燕京城。
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点黔驴技穷,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赚钱的路子。
再者也是因为他在想办法消化手上的那些粮票。
八十年代说起来物质匮乏,但其实该有的都有了,尤其是燕京这样的地方更是流行的前沿。
服装方面,像是皮衣皮夹克、西装皮鞋、兜帽卫衣这类的西式潮流装扮已经渐渐流行。
出行方面,公交车、小汽车也都有,往什刹海公园去逛一圈,有钱的人还能玩游船和摩天轮。
此时通用的是八零年发行的第三套货币,最小的面值1角钱,最大的面值才10块钱。
虽然有货币流通,但市场上的物资紧张,想要买东西不仅要有钱,还得有票。
粮食有粮票,菜籽油有油票,更不用说皮衣、西服、墨镜、皮鞋这些潮流时装了。
陈光耀卖磁带的时候使了个心眼儿,特意找那个老头要了粮票,就是因为粮票相对于钱要稍微贵一些。
如果能够倒卖出去,卖给需要的人,一般能够多赚几成。
这种涉及到粮票换钱的事,在当时算是一个大的市场,因为百姓对粮票有刚需。
陈光耀找李长岭打听了地方,像其他帮大人打酱油的小孩儿一样,一点一点,小批量的把粮票全都兑换成了钱。
倒卖磁带的四百五十三斤粮票,按照一斤粮票三毛八的价格,全部折算成了钱,最后一共是一百七十二块一毛四。
要知道此时赚钱最多的城市工人,一个月才赚十几二十块钱。
陈光耀倒卖的磁带赚的一百七十块钱,差不多就等于一个工人接近八九个月的收入,甚至可以算是一年的收入。
换作是二零年后,差不多得有个五六万块钱了。
可以说,此时的陈光耀那真是十里八乡的最强小学生,数一数二的阔少。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丝毫的得意,反倒是从中发现了一个不小的商机。
“想不到粮票也可以倒卖,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孩子都能随意参与的半公开市场。”
陈光耀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靠着他手里的一百七十二块钱,他已经足以撬动一个不小的体量。
现在的他,完全可以当一个粮票兑换的二手中介,再狠狠的赚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