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秋扬是个聪明的人,她知道太后的意思,但她更知道,自己已经摆脱不了命运了,四爷非嫁不可。
在德妃将那些话说出来之前,她抢先一步说着:“我知道娘娘的意思,娘娘待我如同亲身女儿一般,我自然是知道报恩的。今生没有机会做胤禵的妻子,但我还能成为您的儿媳妇,叫你一声额娘,这已经让我很满足了。胤禵和四爷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未来的日子,秋扬知道怎么做。”
就这样,没有强迫,也没有利用,她心甘情愿地嫁给了当时还是四阿哥的皇上,但她的心里,却一直惦念着那个美好的少年郎。
因此,太后并没有把她当做棋子,只是将她当做了一个知心人,可以随时随地知道她的心意,并为她在自己的大儿子身边进言、打听消息。
这么多年来,裕妃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内心。哪怕那个人可能从来也没有对她动过心,哪怕她只是一厢情愿。但这份情,一直被她保留在心中,从不曾外露,也从未消磨。
因为当初那个仗义直爽的少年郎,后来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将军,一直在深深地捍卫着她的信仰。她的信仰不是爱情,而是一个美好的少年。如今少年已经不再年少,那个人却始终在她心里。
裕妃时常责问着自己,为什么对自己的丈夫不忠诚?
后来她又一次次安慰自己,忠诚只需要留给一个人,既然自己选择了,就必须忠诚到底。毕竟,守护自己心中的“美好”,本就是没有错的。
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她开始吃斋念佛,开始不争不抢,开始顺其自然。她不想卑鄙地谋夺皇上的宠爱,骗取消息,巧言令色。
但她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一但有一丁点儿机会,她都会为了十四爷而筹划。
裕妃的内心无疑是纠结的,她的热情、直率、爽朗变成了阴柔、犹豫、内敛,在皇上身边她可以什么都不要,但又不可以什么都没有。因为一旦什么都没有了,她便再也不能为自己的信仰做任何事情了。
先皇的登基诏书下达之前,她和太后都以为将会由十四爷继承皇位。
她早已经备好了一杯毒酒,想在十四爷登基那天与皇上坦白,并结束自己的生命。奈何天意弄人,她最终还是没有机会喝下那杯毒酒,也没有机会看着心里的少年郎坐上他想坐的位子。
一切都并未结束,她如今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耿秋扬,作为皇上的裕妃,她又不得已要做更多的事情。原来,罪恶一旦开始,便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裕妃看着床上的太后,她并不埋怨她,因为她知道,当年太后也帮不了她。她更不会怨恨她,因为,她是甘为棋子。
听完太后的言辞,裕妃微微张口:“不是天意弄人,而是天意如此,皇额娘,您知道,我不是迫不得已,我是心甘情愿,从那件事开始,你就应该知道。”
太后悲伤地点着头,她很满意裕妃做的一切,也很感激她做的一切,所以这么多年里,自己才会这么疼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