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一手拿着锅,找到了一个买粳米粥的小贩,小贩熬的“粳米粥”好喝,米粒近圆形,十分有黏性,色泽洁白,绵软滑润,味儿香甜可口,熬得火候又好,很受食客青睐。
卖粥的小贩品种不单调,红豆粥、芸豆粥、杂豆粥、大麦米粥,应有尽有。
配粥吃的有烧饼、焦圈儿,脆麻花、油炸鬼,五六种特色小菜,咸菜一分一碟。
买上四碗用锅装着,跟着买点腌制的小咸菜,再买两个焦圈儿,早餐就解决了,可惜的是,此时的老四九早餐已经没有往日的风光了。
要说何雨柱和何雨水小时候,那早餐才叫精彩。
因为没有公私合营,胡同、巷口、街上...到处都是经营早点的地方,既有早点铺、早点摊,也有羊肉床子(卖鲜牛羊肉的门市)、馒头铺、切面铺“兼职”加入。
何雨柱清清楚楚的记得,东直门,门帘儿里这一带,有不少羊肉床子,门市也不小。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门前灶上的羊肉包子热腾腾揭屉了,锅里的炖杂碎汤老远闻着喷香,小伙计吆喝着:“吃咧,刚得的热包子,一口儿一流油咧。
您买上几个,荷叶包好,香上加香,逗你“馋虫”没商量。
特别是门帘儿里馒头铺蒸的糖三角、豆包、枣夹饼、红糖蜂糕那是非常好吃。
豆沙包那豆儿不去皮,倍儿烂糊,咬一口,真香甜。
四眼井的切面铺也常年凑热闹,肉丝面、热馄饨、酸菜汆儿面,素柳叶汤(薄面片切成柳叶形)...爱吃这口儿的老少爷们天天捧场,吃完肚里暖洋洋,打着饱嗝儿,上班的上班,遛弯的遛弯,爱吃明儿见!
有的人懒,不愿意出大街,那也可以,因为推着小车、挑着馄饨挑儿,卖炸糕、热切糕,甚至卖粳米粥、烧饼的,走街串巷,到您的院门口吆喝叫卖。
何雨柱小时候四合院旁边的一个大院东屋的贺奶奶逢卖粳米粥的独轮车小贩门口一吆喝,准端着小锅颠颠地出了院门,不一会儿端回热腾腾的粥、芝麻烧饼,爽口的小咸菜“奉送”白饶。
侯宝林的相声《改行》中就有这吆喝:“粳米粥贱卖俩子儿一碗,烧饼大小您来看看。”
那时四九城人吃早点十分方便,东直门街上一烧饼铺,那师傅干活麻利,烧饼烙得好,尤其在案板上摔面团、擀面剂,擀面杖不断敲打案板,俗称“打花杖”,人们一听到有节奏的摔面声和花杖声,便知烧饼铺开炉了。
何雨水从小就喜欢吃卤丸子。
卤丸子分两种,有勾芡不勾芡之分,那炸丸子并不复杂,离不开豆面、碎粉条头、五香粉,炸后如小枣状,黄褐色,味儿不咸,须卤煮吃。
煮丸子的锅,盖着两扇半圆形的柳木锅盖,丸子和豆泡同煮。
有买主光临,小贩取蓝边白瓷碗,盛入带汤的丸子,加豆泡,俗称“两样儿”,淋麻酱汁、腐乳汁、撒香菜末、韭菜末,滴几滴辣椒油,又香辣又热乎,就着新出炉的烧饼更美。
卤煮不仅丸子好吃,汤更好喝,可以添续丸子汤,越喝越滋润。
早年还有称“洋车丸子”的,勾卤丸子也非常好吃,那卤里有鹿角菜、黄花菜,淋上蒜汁、香菜末、辣椒油,另有风味。
遗憾的是,现在都没有了,一是因为物资匮乏,其次就是公私合营,不允许这些东西出现了,你想买都没地方买,要是有人出来卖,那就等着被抓,就是卖粳米粥,馄饨的这些挑担小贩们,都要小心被抓,要是某些人心情不好来抓人,抓到就是直接完了。
.........................
何雨柱端着粳米粥回来的时候,何雨水正好在水池边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