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阴影感的色调下又有着高对比度,使得主元素(主题)被衬托发挥的恰到好处。且影片的色温伴随场景的切换和情感暗涌的流动变化而不断切换。
可以注意到的是,作品人物较多且反复穿插,双线剧情反复交织,色调从冷至暖,又从暖至冷。冯导凭借其强大的经营画面的能力,在渲染加深片段情感表达的同时,又对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恰切地布局,形成统一且和谐的整体,保证了观众的视觉平衡。”
“第二:影片的人物着装设计也对电影总体呈现的平衡质感起了良好的作用。
无论是国民政府官员,还是逃荒路上的灾民,他们的衣着都一致的简单朴素,且放置于同一场景时,场景内的每一个人衣服都属同一色系(平衡感)。
仅凭借衣着间款式上的不同、其所包含的简单元素就能一目了然影片中的人物身份及地位,而非靠衣装色彩的鲜艳亮丽、奢华时尚与否。
作品减少人物身上的过多点缀,一是为了合乎历史性电影、战争性题材的格调,符合现实;而是削弱了人物所包含元素过多的厚重感,使观众更加专注于演员对情节的演绎效果,使电影的叙事更加纯粹。”
“第三:从影片的构图和影像层面来看,《一九四二》中大篇幅的对群像的记录使电影的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占比较高。
而由于流民个体皆表现为身体虚弱、背负重物的萎靡姿态,视角则多切为低机位(低视角)拍摄,以凸显逃荒路途的沉重感和漫长感。
电影里充斥的蚁民、灾民、饥民、流民,这个群像整体是这部电影的演绎主体,是作品情节、主题和情感的最主要的载体。
大量场景所描绘的绝望、悲剧性、死亡感,逾千百位人物的组合纠缠,而能各在其位,各呈其态;每一个人物镜头内一闪而过的面相、神态、气质,如其所示,将事件的真实感演绎的淋漓尽致。”
“第四,是冯导特有的冯氏黑色幽默。
印象很深的瞎鹿离谱且荒谬的死亡结局。瞎鹿在偷走战地记者白修德的驴并被白修德发现后,便因惊慌不慎将驴子放走了。
于是拴柱和他二人便于夜色中找寻跑丢的驴子。经过一番找寻后,瞎鹿最终发现他辛辛苦苦偷来的驴已经被军队的人煮成热汤吃下了肚。
双方在一番打斗后,瞎鹿便被其中一个军官用平底锅击中了后颈,一头栽进热汤里死了。
而最为荒谬的是,一个军官平淡地指责肇事军官“你怎么能把他往锅里拍呢?”,而一旁的瞎鹿头仍浸泡在热锅中,无人拉出。”
“影片中当然还有大篇幅可笑又可悲的场景设计,
譬如国民政府种种不作为的行为背景之下,其办公室内的“天下为公”便形成强烈的对比,成了个笑话;
还有在老东家一行人到达洛阳后,被勒令禁止入城的原因是,他们逃荒离开了政府划定的灾区,到了洛阳,便不再为灾民,没有被救济的权利和资格(灾民分类的刻板、可笑标准)……”
许成看到这些影评,嘴角慢慢的上扬。
“我就说,我看好的电影,怎么都不可能差!”
许成开心的翻看着下面更多的影评,甚至在考虑,要不要自己也去买张票,反正自己现在是出差状态?
但看着看着,却发现,后面的一些评论,让他微微皱眉。
“很压抑,不推荐观看!”
“看完了,本来今天高高兴兴的来看电影,现在一点儿心情都没有了。”
“很惨,真的很惨,太惨了,我的眼泪忍不住的流,妆都花了!”
“看完,只能感觉到导演的幼稚。我总是相信,再坏的人也总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总有坏的一面,不管是什么人。真以为都是**政府的错?主旋律就没有错?”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还好。
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人都爱的。
可是,讨论区很多人都退却了。
“本来想看的,但是,看到他们说的,我不想看了,我不想被影响了好心情。”
“不敢看!”
“我跟我老公看了一遍,跟我男朋友看了一遍,跟我男闺蜜看了一遍,他们三个撞一起了,我现在只想哭!”
许成翻看着评论,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选择去查看了一下实时票房。
实时票房,顾名思义,是实时更新的。
看了一下数据,还是很不错,已经好几千万了。
这让许成稍稍的舒心了一些。
“还好,还好!票房果然很高,我果然还是没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