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五元的都是炼钢工人。
另外还有些一元的、两元的,林林总总加起来47块。
至于青蛙皮(第四套面值50元)、老人头(第四套面值100元),真没有。
就这47块,他都攒了好几年。
其中拾元和五元的,都是外公给的压岁钱,零碎的是他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
对一个学生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我这47,”姜山把钱放在桌上,“你准备出多少?”
“我没钱。”
不知为何,姜莉的声音有点慌。
“是吗?”姜山笑道,“那你夹在书里的钱是我的?”
“你怎么知道的?”
姜山笑而不语。
学生还能把钱藏哪儿?
不是书里就是相框的夹层,要么是音乐盒的小格子里。
而姜莉没有相框和音乐盒。
姜莉飞快地跑回自己屋里,抱着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跑了过来。
打开一看,好像还不少。
同样是两张大团结、三张炼钢工人,这是外公一碗水端平,给他们兄妹发的压岁钱都是一样的。
其余的就非常零碎了。
大多数都是毛票,甚至还有不少分票,非常厚实的一大叠。
把自己的钱数了一遍,确认跟上次数的一样后,姜莉拿了三张一块的,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放在了姜山的钱旁边。
“我出三块。”
“你要想好了,”姜山道,“投资越少,收获越少。”
姜莉想了想,又拿出一张十块的:“最多只能这么多了,剩下的钱我还有用。”
“干什么?”
“如果你没挣到钱,我就去城里给人当保姆,肯定要买新衣服和鞋子。”
看她说得认真,姜山不由想笑。
这丫头年纪不大,倒是挺会打算,后路都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
两人合起来60块本钱,应该够了。
“那我是……21.6%的股份?”
“20%吧,”姜山道,“爸也要帮我们抓黄鳝,还有一些东西要用家里的,给他也算20%,我60%。”
姜山有意给妹妹灌输亲兄妹明算账的理念,以便将来她和同学朋友一起的时候,能提出和接受AA制。
拿出一个新作业本。
“我管钱,你记账。”
“好。”
姜莉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任务,把自己的私房钱,又小心地夹在了历史书里。
晚饭是煮挂面,姜山放了一勺猪油,倒上酱油和些许醋,撒上一把葱花,拌了满满的一大碗。
一家四口坐在院子里,唏哩呼噜地吸着面条,安装在后山上的广播声袅绕传来。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欢哥的声音还是这么慷慨激昂,正如这夏的夜空,仍旧点点星光闪亮。
休息到九点多,姜山和老爸、小妹,背上鱼篓,点上明亮的火把,开始朝着夜色中的田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