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众臣继续发表意见,有说以河南、山东为江南屏蔽,仿唐、宋节度、招讨使之制,于山东设一大藩,于河南设一大藩,各自经理全省,以图北直的。
有说于济宁、归德设行在,以备巡幸,示天下不忘中原,如此克服可期的。
有说既需要念先帝殉社稷之烈,又应念北方失陷民众之苦,所以进取的,有说形势已屈、即欲偏安的。
朝堂再次乱糟糟吵作一团,各个大臣或者保守或者激进,都有自己主张。
吵嚷一阵后,大学士蒋德璟出班奏道,“陛下,昔唐、宋在江南时,河淮以北皆虏,故不得不偏安。今奴酋顺治幼龄,诸虏争权,河淮之北奴骑不到,而闯寇西走。
中原士民椎牛洒酒,以待王师之至。但使民众合力、文武同心,分道北征,指日清廓,大非晋、宋可拟也。”
蒋德璟的态度很明确,朝廷应该立即出师北上,趁顺虏争斗收复失地。
最后,史可法出班奏道,“陛下,此时贼锋正锐,我兵气靡,分则力单,顾远则遗近,不得不择可守之地,立定根基,然后鼓锐而前,再图进取。
臣以为当酌地利,急设四藩。其一淮、徐;其一扬、滁;其一凤、泗;其一庐、六。以淮、扬、泗、庐自守,而以徐、滁、凤、六为进取之基……”
史可法讲了很多,但是所提四藩即对应于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镇,驻地和所谓进取之基也都在南直隶境内,督师驻地更近在江北咫尺之地扬州。
首辅的意见很明确,意在保住江南,毫无远图。即便林火根已经与史可法谈过自己的想法,首辅大人依然不改自己见解。
对于史可法来说,此乃最务实之做法,左良玉屯兵湖广,崇祯在世时候都不听调遣,何况刚刚继位的弘光帝?
郑芝龙那大海盗也不用说,剩下的兵马就是江北四镇,但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人屡次败于李闯,现在李闯又不是东虏对手,此时的南京有何能力进取北方?
万一惹得虏寇南下,如何抵御?
首辅说完,所有人都看着御座上的皇帝,曾经所有人都以为福王昏庸不堪,但真的见了面,仅仅看看那双眼睛就知道,这位并不简单。
林火根扫视众人,这种朝会是决不了大事的,真正的对顺、对清策略他已经有了腹稿,只是不能宣之于众,他让众人讨论只是想看看各人的才能和见识。
说白了就是考察干部。
“众位卿家,据刚刚得到的消息,满清占领了北京及附近地区后,便强制推行剃头,京师附近的居民惶惧不宁,许多地方揭竿而起,连京师所用的西山煤炭也因为道路阻隔无法运入城内。
清廷需要稳定京畿地区的统治,也需要时间养兵蓄锐,李闯尚扼守山西,此时的畿南、山东和豫东地区近似权力真空的局面,我朝在其间大有可为!”
林火根顿了顿,扫视众人后续道,“清军之残忍暴戾、疯狂杀戮世人皆知,北方民众既然可以反明,自然亦可反清。
满清剃发改制、重满轻汉,那些官绅都会心悦诚服地归顺清朝?不会再反正?况且,满清人数有限,入关后面对我大明广阔区域,他们的兵力必然不敷使用。
敌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我朝之力量也不仅限于江北四镇,吾等不要闭目塞听、不要自己吓自己,为今之计,宜当树立信心、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皇帝的总结发言虽然没有提出任何明确办法,但没有局限于江淮一域,而是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顺、清,这不能不让人耳目一新。
散朝后,在文华殿御书房,弘光帝与阁臣史可法、高弘图、蒋德璟开会,讨论朝廷的民事、民生、经济以及军需等一系列政事安排。
真正决大事的都是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