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过的书是需要时不时去回顾一下的,这次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时间还不长,她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等再过一段时间再验证一下。
看了大概两个小时,文光喜拿着几个红薯走过来,喊着:“颖姐,我找到几个苕,我们在这里烧了吃好不好?”
郑佳颖看过去,他手里拿着五个红薯,大大小小的都有,红的白的都有。
红薯在他们这里叫红苕,相对应的,白的就叫白苕,还有一种白的夹杂着紫色的叫花心苕。
郑佳颖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你带打火机了吗?”
文光喜:“带了,我就想着可能用上呢。这不就在旁边找到几个他们遗漏的苕了。”
“那行,你点火吧!我去捡点柴来。”
冯金枝也帮忙去捡。
烤红薯要挺久的,三个人在旁边看着吞口水。
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样才熟,三个人迫不及待就分吃了。
红苕很甜,白苕很面,都很香,比郑佳颖后来在城市里吃到的烤红薯更好吃。
吃完烤红薯已经过了正午了。
郑佳颖看牛爬到更高的山上去吃草了,也不用管它们。她要开始打猪菜了?
这个时候大部分猪菜已经老了,所以找起来并不容易。郑佳颖打了两背篓的时候大概过去了三个钟。
这个时候牛也吃饱了,估计没多久它们就该陆续下来了。
郑佳颖看着这些猪菜有点惆怅。
这至少有四十斤吧!她姐姐每天都要背那么多回家,背篓里面满满一背篓,上面再码起来好高,用树藤绑着。
背回去几公里了,得多累啊?
她还想着长高呢?经常这么背怕是直接压矮了。
看着那些树藤她心中突然有了主意,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啊。
于是等牛下来的时候,郑佳颖家的母牛背两侧就被各放了一捆猪菜,再用两根树藤从牛背上连着。
怕上坡的时候掉下来,她还找了根树藤两头绑着猪菜,然后中间穿过牛的两条前腿旁边的肚子下面。
这就稳了。
路上遇到人大家都笑她懒人有懒办法,她也不在意。
回到家,杨秀娟刚好送玉米回家,看到她的操作也说她:“你个懒鬼,你还真把它当老黄牛用啊?”
郑佳颖辩解:“它是牛当然要当老黄牛用,总不能把我自己当老黄牛用,多亏啊?”
杨秀娟没管她,这个女儿从小主意大,却从来不出格。她继续去收玉米了。
郑佳颖回家了也很忙,把牛关好后还要煮饭做菜,还要煮猪菜。
先把伙房的火烧起来,然后洗锅淘米放水下锅,把顶罐架在三脚上,盖上盖子。
三脚是钢筋做的,上面一个直径大概五十厘米的大圆圈,下面三根柱子组成。
在三根柱子中间烧火然后把锅放在大圆圈上就可以煮饭了。四面透风,冬天的时候烤火也很方便。
然后又拿一根燃着的木柴去灶边烧火,给大锅里加上水就去砍猪菜了。
说真的,有点怕被砍到手,毕竟有点生疏了。
——————
题外话:顶罐就是煮饭的锅,下面球形,再上面一点是圆柱形,还有个盖子。中间的地方有四个耳朵,用粗铁丝穿洞绑着,方便直接拎铁丝就把顶罐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