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一个成人每月12斤主粮戳戳有余,那是因为吃的副食多了主食则成为辅助。
一些明星什么的女人为了保持身段的妙曼,一年四季不进米面,靠水果、蔬菜度日。
1960年代全国人民肚子里少油水主要靠主食供给营养,吃水果那是一种奢望。
古西苑家的大院里有棵苹果树归二伯家,树每年结四五个苹果,苹果成熟后贤惠的二妈总会送古西苑家一个。
你没听错是一个。娘把二妈送来的这个苹果用刀子切成五六牙,古西苑全家每人一牙品个味便就算将水果吃咧!
五十年后古骆寨的苹果做成一大产业,苹果成熟后老家人用车给古西苑家里送。
古骆寨从1959年收罢麦子后就没有落过一滴雨,干旱了三年的土地寸草不生,百鸟消声。
主粮不够吃人们便就瓜菜代,向古岭攫取营养。
淀粉馍是从古岭山拉回来的玉米棒子加工而成的。
古岭这座亘古不变的神山,1960那个庚子年拯救了古骆寨小西村的几百口人命。
小屋子不是那么黑暗了,但古西苑只能看清娘和英莲姐的身形轮廓,看不清她们的面容。
古西苑家的老宅住着三十口人,庄基有五分大,这是爷爷发迹时买下来的。
古西苑爹老弟兄三个,解放后分了家,人口增加了一半庄基却原地踏步。
大伯家十二口人住在坐北向南的大房里,大房就是关中乡下两面淌水的房屋。
那时节关中道的农户大多住一边淌水的偏厦房,住得起两面淌水房屋的人家不是地主便是富农。
古西苑家是中农,大伯抽大烟败落了家业,成分才没有定得那么高。
二伯在旧政府做过镇长,同样是十二口人,住在东西两边的五间偏厦房里。
二伯和大伯都是三儿一女,三个儿子结婚后每人有一个孙子,十二口人住五间房显然拥挤。
古西苑爹是老三,1960年五口人,1961年添了弟弟古昭,6口人住头门五间倒厦还算宽松,主要原因是古西苑兄弟三没有到结婚年龄。
倒厦西边是主卧室,为了省油天黑后不点灯,大家相互看不清面目地冷坐着拉家常。
土炕热得能燎毛,是英莲和古西苑从湋河坡地扫回来的煨的(碎草屑)烧的,煨的里面夹杂着细土沫,一旦点燃三天三夜土炕都是热烘烘的。
地里不长禾苗,湋河南坡却有青草生长,可能是细长的草根扎进河里吸吮水渍才促成枝干的生长。
枝干成熟后给湋河两岸的庄稼汉提供了烧炕的原料,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大亮点。
千门万户千把扫帚每天在湋河两岸的坡塄刷煨的,古西苑、英莲是在别人刷过的地方再次出手,刷回去的煨的多是细土,但做煨炕的燃料耐用经久。
许多年后,当古西苑从城里回到故里,看见大路、沟渠中、田地里丢弃的秸秆、硬柴、树股,就会想起1960年代他和英莲姐背着小背篼在湋河南岸坡地刷煨的的情景。
故乡人在二十一世纪用天然气和太阳能后,秸秆、硬柴、树股便成了废物。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到处高楼林立,繁花似锦。
1960年代似乎是块垫脚石,没有1960年的艰苦,恐怕就没有60年后的繁荣。
古西苑总觉得,1960年代的人少吃缺穿,可是生活倒不乏味,而是十分的精彩。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赤地千里,老鼠也不得见着。
瘸子忠义拄着双拐杖在街巷里行走,拐杖点地的“笃笃笃”声老远里就能听见。
瘸子一边敲地一边谈笑风声:“贼他娘的脚后跟老鼠也见不得一个,肉瘾发得噗呲呲难能慰藉咯!”
这是古西苑在饥饿年代听到的最不屑一顾的幽默风趣声。
瘸子忠义打过日本鬼子,一双残脚是在战场落下的,死里逃生的他一直这样的滑稽。
娘沉默了好长时间后终于做出果敢的决定,她对英莲说:“莲儿你和源儿去买淀粉馍吧!”
娘的决定有点无奈却在情理之中,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饥饿折磨。
尽管发新票还有七天,但为了孩子她只能豁出去……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