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要命的重大事件:政令不通;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初衷良好的政策被走样执行。
已经是中国官场历史悠久的恶习了。但很少有人敢公开的篡改诏书之类的法令性文件。偏偏就出在皇的眼皮底下。
于是朱由检找来张庆臻询问,他竟然瞪着眼睛说瞎话,“臣确实不知。”
“好,既然你不知,朕也不勉强你,先下去跟李邦华一起整顿京三营去吧。”
回头派曹化淳去问尚宝监的人,既然盖章时,有监旨太监,问问不就清楚了?
然而,因为朱由检大力裁撤宫中,监旨太监这个职务没有了。
也就是说,凭着内阁签发的盖章条,就可以盖章。
那好,先找润笔太监,免得内阁说宫里乱来。
方正化指天发誓,他熟读经典法令,别的不敢说,京师任免的忌讳,他还是知道的,最起码,
张庆臻这条,几乎京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他更是记得很清楚,当时朱由检口述的时候,他绝对没写。
方正化的人品朱由检是清楚的,当初不是他及时把田妃叫出来,并且教田妃那番话来劝朱由检,现在朱由检和群臣的关系不可能这么融洽。
内宫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人员大量裁撤的弊端正式显现。
但还属于小事,现在的问题出在外朝了。
因为这道诏书事先得到内阁的批准,但当时京三营还在返回的路,
所以,就等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内,这诏书的备案就存放在中书舍。
叫来中书舍令一问,当时的诏书也没有那四个字。
舍得到内阁的签条,把诏书交给通政司,通政司要按照备案来誊写在正式的黄绢之类的物品。
好,叫来通政司通政,这一问,奇怪的事情出来了。
当时通政司按照备案誊写圣旨时,那四个字出现了。
他即刻发觉不对,但他没有任何权力来修改或者异议来不抄写,但为了将来有个准备,他找了三个同僚,一同写了一个留政,表示此事的费解。
朱把两份备案和留政都要过来,仔细看了看,字迹不一样,中书舍备案的字迹是方正化的,通政司的字迹却不知道是谁的?
这回事情清晰化了,原来问题出在了内阁。
因为中书舍当时交呈备案的时候,天气下雨,备案有些发潮,中书舍的人被内阁次辅钱谦益骂了一番,就把备案留在内阁了,
那个中书舍人又翻回自己的值房,找一张好纸,打算在内阁重新誊写一遍。
但他到内阁的时候,钱谦益却把已经重新誊写的备案交给他了。
钱谦益?不可能,因为朱由检的这个次辅,和张庆臻是政敌。
很简单,温体仁和张庆臻搭了关系,所以钱谦益还公开反对过张庆臻出任京三营总督的提议。
钱谦益如果想通过这个方法来栽赃,恐怕智商太低级了。
那么是温体仁帮张庆臻吗?也不会,温体仁和张庆臻关系好不假,但温体仁跟全部官员关系不好才更加真实。
温体仁要敢这么干,估计小子一定疯了。
况且那天,温体仁刚好被浙江官员打骂,因为户部赈济海啸的银子拨的太慢。
他正躲在曹化淳的锦衣卫房哭着喝闷酒呢!
现在就只有刘鸿训、孙承宗、周延儒这三人了。
而孙承宗刚好忙着处理工部加紧催造光启炮的事情,因为事先约定好送给袁崇焕的十八门,有八门送给了杨鹤。
孙承宗正满世界找温体仁要钱给工部造炮呢。
周延儒呢,他的性子朱由检知道,和温体仁一样,喜欢耍小聪明。
但接管刑部已后,他乐呵呵的顶着阁臣的头衔,混日子了。
并且他跟张庆臻因为抢一个红棺人当小妾,那两天正怄气呢,这事他肯定不会管。
看着曹化淳递给自己的锦衣卫调查问卷。
朱由检不禁哀叹,这就是大明的内阁,这就是自己的国家。
天灾人祸全赶一块了。
“那么就是刘鸿训了?”
“回皇,其实没有这些人证,小的也怀疑刘大人了。”
曹化淳因为什么这么恨刘鸿训?朱由检不清楚,但他也知道,问也问不清楚。
“你怎么这么肯定?”
“回皇,诏书旨令,凡有誊写、修改,只有四个人可以有权力和胆量来动。
分别是方公,因为方公是润笔太监。刘首辅、钱次辅,再有就是轮值西司房的人,轮值朝房的各部官员,
向来是帮着阁老们处理文书的,但他们修改誊抄,也是凭借批语所行。
但批语例同票拟,必须是首辅或者次辅才能写。
是以,小的才敢确定是刘大人。”
“胡说,没有证据,你怎么敢胡说,去,把西司房的批语找来。”
“回皇,凡批语、票拟,皆属于实录官保存,小的没权力去拿,特此回复。”
“呣,朕也没这个权力啊!怪不得这些人敢这么干!”
但这件事的确不小,一时间,朝堂议论纷纷,但也同样没人敢说去翻实录馆去,
很简单,实录馆里全是皇帝、大臣、国家的机密,和历史记录文献。
进去了,甭管你是什么原因,为了保密起见,你已后就一直干下去吧,而且这职务属于世袭。
至于让实录馆的人去查,也不现实,因为实录馆的东西编册入库之后,凡开库,旁边必须有三方人员在场。
怎么招惹都不是,手续还很麻烦。
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朱由检都想明白了,京三营因为整顿的关系,实权全在李邦华的身了,张庆臻似乎被架空了。
于是张庆臻的心思就动在了巡捕营。
他想的挺简单,等京三营整顿完毕,总督三营的一定是李邦华,到时候他顺势去巡捕营任职就是了。
巡捕营因为京师抽兵入陕,原来的督指挥使也跟着去了,结果还阵亡了。
本着跑马占地的宗旨,张庆臻肯定贿赂了刘鸿训,先把巡捕营的位置给占再说。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朱由检只好先随便任命了一个家伙,去接管巡捕营。
然后交给刑部去核查。
周延儒小心谨慎,这么一查怎么也得一年多,加皇没有往深了追究的态度,估计早晚也就不了了之了。
没办法,谁让张庆臻是皇太嫂的亲哥哥呢,皇太嫂对朱由检不错,怎么也要给她留些情面的。
刘鸿训呢,他可是首辅。如果查出来,最少也是遣戎。
可是他一走,内阁、朝臣之间均势就被打破了。
容易自己的政令施行刚刚出现顺畅的曙光,再闹分裂,然后互相再妥协和协商一次,那这政局就全完了。
为了稳定,朱由检怎么也要保这届内阁的任期,起码超过两年。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