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许多人主张的与民同休,不再征战。
如果朝廷真的连年征战的话,军民死伤无数不说,光是各地需要缴的赋税,就能压的百姓抬不起头来。
如果现在的太孙,没能继承到太子的仁慈,而是隔代继承了皇的好战,成为了一个好战的皇帝。
那么未来的大明,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许多人都不禁为此感到担忧。
因为太孙年龄尚小,还没有在大众的视野里面出现过,百官对太孙的了解并不多,所以不知道太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于这件事情,自然也有了各自的看法。
以这些,不仅是部分人的想法,更是许多大员之间的话题,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讨论。
徐达此时认真地看着李善长,开口问道。
“善长兄,如果太孙以后,真的成为了一个好战之人,这大明天下,还能如此安宁吗?”
李善长的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他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回答。
“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不过我倒是认为,太子朱标乃是仁厚之人,有他的教导,应该不用太过担心太孙性格的问题。”
“况且,太孙现在才八岁,未来究竟怎么样,还不好说。”
“这也不是我们能够操心的事儿,最多,也就能提醒一下太子罢了。”
徐达看瞥了他一眼,有些意味深长地道。
“但愿吧。”
善长也摇摇头,不再开口说话。
朝前闲聊罢了,点到即止。
眼看着算是糊弄过去了的样子,徐达才悄悄松了一口气,暗道自己真是糊涂。
位本来对李善长就颇有意见。
昔日的胡惟庸,就是他李善长引荐的。
况且李善长也担任过中书省左丞相。
有了这些东西在他李善长脑门顶着,裁撤丞相这种影响天下文人的事儿,肯定不会告诉他啊!
微微摇了摇头,徐达也眼观口、口观心,不在言语,安静地等待了起来。
又等了一会儿,朱元璋才走了来。
宣唱见礼之后,朝廷照例开始议事。
这种大朝会,往往是要处理非常重要的事务。
诸如一些新的政策,又或者是一些地方性的决策,统统会抬到大朝会来讨论。
这种大会,往往一开就是一早,中途都不带喘气儿的!
今天也一样。
奉天殿,百官讨论着各种民生大事。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会议才接近尾声。
“众爱卿可还有事?”
没人站出来说话了,朱元璋照例问了一句。
大殿之静悄悄的,无人应声。
许多人还以为今天的朝会即将结束,已经开始思考起了,一会儿中午要邀请那些同僚吃饭呢。
只有少部分人,深吸一口气,强行驱赶身体之中,因站了一午的疲惫感。
因为他们都知道,一件即将影响天下读书人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好,那既然大家都没事儿了,咱在这里再提一件事儿。”
朱元璋环视一圈之后,缓缓说出了这句话。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