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氏旧威(四千大章)
“不要乱,大家不要乱。”
车天翔毕竟是内宫混上来的,城府和见识都是有的,只是胆子小得很。
他也知道,这种时候越是怂越可能没命。
于是壮着胆子上前,摊开手安抚即将炸锅的关宁军。
“咱家只是来传旨的,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别找咱家呀!”
车天翔有些失了分寸,这番话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了。
不过在这种时候,倒也无伤大雅了。
这话根本传不到崇祯的耳朵里,此时军营内十分嘈杂,就连站在他身旁的北镇抚司指挥使都听不清楚他说了些什么,更别提那些关宁军士卒了。
“发军饷!”
“还有战后斩首的赏赐呢?”
而且现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关宁军虽然闹得凶,但出来喊的基本都是大头兵,关宁军的主要将领到现在还没一个露面的。
“如今事已非我等所能掌控,何不借李氏旧威,平定此祸?”
关宁军不像细皮嫩肉的京营子弟,都是精壮的汉子,个顶个的大老粗。
这不可能是巧合,只会是提前商量好的。
宋付闻言眼珠一转,觉得倒是这个理。
李顺祖的衣服很好认,在场的众多锦衣卫都是身着华丽锦服,只有他是身着便衣。
这个狗东西,还真是睚眦必报!
老子越是不想生事,他越是没事找事!
在京城脚下,这本不该发生。
“弟兄们看老帅的面子,让指挥来给评评理!”
克扣物资、无故抓人,双方甚至在城门处大打出手,这些情况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了。
别提袁崇焕和祖大寿这两个一把二把,闹成这样了,能叫出名字的关宁军官,在这种即将兵变的时候,竟然十分默契的全都消失了。
平定兵变是别人的事,李顺祖对这种浑水没有半点兴趣。
两人神情一振,连忙异口同声的道。
“这李顺祖,乃是辽东李家的直系,李成梁重孙,李如松长孙。”
虽然李顺祖知道关宁军今天不会动手,但现在这个场面,却还是比后世电视剧刺激多了。
自从魏忠贤被查办,厂卫里能办事敢办事的基本都被废了,现在就是个摆设。
李如松长子李世忠战功平平,其子李顺祖恩荫南司指挥使以来,更是一件漂亮事没干过,说李家如今是一代不如一代丝毫不为过。
李顺祖渐渐下定决心,穿过人群,快步走到高台上,双目微凝。
这种事,自然用不着他们亲自下场。
万历二十六年,李如松率三千辽东铁骑轻装捣巢,却被蒙古数万骑兵围困于抚顺浑河一带,力战身亡。
这么大的乱子,这些带兵的不可能不知道。
史书上只言片语,很多细节似乎都被有意略过。
幸亏老子知道历史上这场兵变没闹起来,不然还真的要成替罪羊!
没等说话就被认出来了,李顺祖心里有些诧异。
这些军兵,多半都有不同的轻重伤势,但却没有得到及时救治。
“说一套做一套,叫我等如何信得过朝廷!”
李顺祖微微一叹,感慨于这个时代壮烈的白刃战。
当然这是冯亮祖的一厢情愿,他是特意没有告诉李顺祖,有意羞辱,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走了几步,李顺祖顿足停在一人身前。
“弟兄们,都住了!”
至今崇祯二年,足有三十余载。
要说毫不动容,那是不可能的。
冯亮祖满脸阴鸷,于他而言,这是完完全全的好事。
想彻底解决此事,就得从根本上下手。
“为什么让我去?”
“冯老弟有什么良策?”
“车公公、宋指挥,我有一策。”
“再不济,也可让这李顺祖拖延些许时辰,小的派人回去搬请救兵,好控制局面。”
他上前一步,关宁军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而来。
都到这个时候了,哪还敢不同意?
车天翔和宋付都没有任何犹豫,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他正想上前看看,一名军兵转头瞪了一眼,立刻又把他吓了回去。
以往在历史上看,此事是因为袁崇焕被执,关宁军才犯了众怒,然后辽军大将祖大寿愤而起营东溃。
“我知道大家这段时间过的不容易,不远千里入京勤王,和建奴浴血奋战,却没有军饷,也没有赏赐,这的确是朝廷做的不对。”
“这是李帅长孙,如今辽东李家的长子!”
李顺祖藏在人群中,一会儿的功夫,倒是把广渠门之变的脉络梳理清楚了。
宋付虽然是实权的北镇抚司指挥使,但却不是凭能力上来的,他能上来,还和外朝的东林老爷们有些关系,所以没办过什么大案子。
场面寂静如斯,似乎都在等着发话。
关宁军呜呜泱泱,刀枪不断被举到半空中,闪烁出寒光点点。
宋付听得直皱眉,不耐烦的说道。
那名兵士走上前来,眼神中虽有尊敬,但更多的却仍是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恨。
冯亮祖这个指挥使,在南司可以当土皇帝,放在北司,不过是宋付的跟班下属。
李顺祖又将目光转向其他人,只见到这名军兵的腿上绑着绷带,绷带上渗出血丝,浑身也是多处带伤,但手上依旧紧握着战刀。
“车公公、宋指挥,这次的事,我说话能不能算数?”
“王二哥被北镇抚司抓走了,还说不给五十两银子不放人!”
“本官现在不想听李家这些陈芝麻旧谷子的烂事,你只说如何解决关宁军兵变!”
李顺祖微眯双眼,扫了不远处的二人一眼。
看向冯亮祖,李顺祖的神情逐渐阴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