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则将自己的想法告知朱棣,朱棣同样眼前一亮,确实,那样的话算是诸位藩王们自己离开中原,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自己也不用背上什么骂名。
更绝的是,朝廷不用一直为藩王这个无底洞投下金钱,而是只要准备几艘坚船与千人的士兵就行,一次性的支出就能换到没有后顾之忧。
妙啊。
如此看来,少师较之对面那个教书先生高明的不止一点,竟然能够无中生有。
朱棣同样注意到,自家老二的这个世子似乎与之前自己印象中大为不同,是他从小聪慧自己没有发觉,还是这个教书先生的功劳,朱棣也不确定。
在讲堂外听讲的朱高煦急了,这倒霉孩子。
那千斤粮食之地在朱高煦心中已经是自己的地盘,怎么可能被他人染指,更不要说前一辈的那些藩王了。
自己和他们可不熟。
如果自己当上太子,大哥和三弟倒是能前往那块地方,不过前提是自己当上太子。
坐在朱瞻壑对面傅林此时也眼前一亮,没想到朱土竟然可以将自己之前所说的消息合理的运用到这里。
“不错不错,非常合理,但是你有没有有想过一个问题。”
听闻傅先生对自己的夸奖,朱瞻壑的眼角下弯,眼睛仿佛要眯成一条缝一般,看的出来极为开心。
不过,在他听闻傅先生对自己的质疑之后,回过神来,又开始了思考。
傅先生说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又会是什么问题呢。
难道亩产千斤这消息还不够劲爆。
“那些藩王明明可以在大明养尊处优,混吃等死,反正朝廷免费养着他们,那他们为何还要出海去面对那未知的危险呢。”
“要知道,大海之上,可是危险重重,不只有这倭寇盗贼,还有着神鬼莫测的天气,就比如我上次与你说的东瀛神风,便是这天气的一种。”
朱瞻壑顿时陷入思考,如果是他的话,他肯定没什么问题,危险算什么,自己从小接受老爹的教育,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乃是莫大的荣耀,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但是那些藩王明显不是这么一回事。
隔壁的朱棣沉吟片刻之后,将目光投向道衍,毕竟刚刚是道衍提出这个方案,朱棣想看看道衍有没有后续解决办法。
道衍轻捻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陛下,虽然藩王大明生活优渥,但是头顶上却有着陛下,藩王听闻海外有如此之地,肯定心生向往,陛下可以将海外各项权利全部下放到藩王,只要藩王每年上交一定赋税即可。”
朱棣的眉头紧锁在一起,似乎对这个回答不甚满意。
作为帝王,将权利全部下放,实在不安心。
万一那些藩王后续进攻大明怎么办。
看到了朱棣紧锁的眉头,道衍接着说道。
“关于权力下放的问题,陛下无须担心,中原地区地大物博,岂能担心外出的藩王作乱。况且陛下如此做,那可是将太祖皇帝的血脉广撒天地间,岂非算得上开疆拓土之功劳,想必太祖皇帝在九泉之下也会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