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他不过年仅十岁,初入白玉观,行至某处幽静之地时,在一次偶然间见到了上一任的白云观观主。
只一眼,他整个人就仿佛失去了意识,回过神来后,便只记得那双眼睛。
后来学道之时,他才知道,那是由于双方间神魂差距过大,即使只是一次无意间的对视,也会让偏弱的一方神魂震荡,头晕目眩,好似失去了意识。
而如今,他年过四十,已然处在下三境的顶点,再进一步便可称真人,神魂不知道比当初强了多少,但白天时给他的感觉,却比三十年前更甚。
此间种种,实在令人细思恐极!
“嗯……”
犹豫片刻,他从怀中取出一只纸鹤,放在左手上,同时右指成剑,嘴里则是念念有词。
片刻之后,他抬起剑指,向下一点,只见一道光华闪过,那原本平平无奇的纸鹤竟然似活物一般扇动了两下翅膀,随后更是从刘玄手中飞了起来,在他的注视中缓缓飞出窗外,迎着月色飞向远方。
“此举,也不知是对还是错啊……”
中年道人叹息一声,将窗户合上。
*
*
七月十四,宜动土。
随着龙王祭的临近,涌入龙王县的游人也是日渐增多。
十里八乡的近邻,五湖四海的远客,都不约而同来到这邻水县城,准备共赴这难得的盛会。
而县衙为了维持应有的秩序,更是几乎将所有差人都派遣出去,以免有不法之人借机生事。
“方先生请看,这便是两日后举行龙王祭和捉妖盛会的高台。”
渭水河边,崔阳正指着岸边一处搭建了大半的木质高台向着方源解释道。
这两日,二人一同游玩,关系愈发亲近,已然称得上朋友二字。
“这高台,不错。”
方源微微点头。
眼前这高台,搭在渭水河边,向前不过两三米,便是缓缓流淌的渭水河。
现在搭好的部分,高约五丈,占地三亩,上窄下宽,呈梯形,有木质台阶直通顶部。
而在高台周边,除了里面工作的匠人外,更有不少身穿皂衣的差人。
这些都是被县令王兴良派来维持治安的官差,防备有人趁机作乱。
“这些官差,主要是为了维持治安。“
“龙王祭期间,游客众多,时不时就会发生孩童失踪之事,有这些官差在,也算是对宵小之辈的一种震慑。”
见方源的目光扫过几名佩刀巡视的官差,崔阳当即解释道。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也是充当了监工一类的角色。”
“应有之理。”
方源也是点头回应。
二人又在河边呆了一会儿,正准备离开,却看见不远处李姓士子一群人簇拥着一名道袍老者往这边赶来。
老者头发花白,须发极长,看起来颇有些仙风道骨。
“哟!崔兄,多日不见,你我竟在这里碰到了。”
一行人走到面前,那李玉才像刚刚看到二人一般,摇着折扇打了声招呼。
“正好,小方先生也在。”
李玉先是眯着眼看了一眼方源,这才高声说道:
“我旁边这位,乃是实实在在的道门高人,出自三山观的南明先生,吴学南,吴先生!”
“小方先生你虽是同道,但年岁尚浅,何不借此机会好好请教一番,也好涨涨道行啊?”
同行的吴学南扫了方源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随即偏过头,看向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随行的其余士子也开始纷纷附和:
“李兄所言极是!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小方先生可不要错过了!”
“正是如此!所谓达者为师,南明先生阅历道行皆是出众,以我愚见,指点一下小方先生应是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