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拗过弟弟,陈慧瑜走之前温柔叮嘱了一番。
送走大姐,陈泽耀朝着书房走去。
不长的走廊,他开始回忆自己父亲的半生经历。
1938年,为了躲避战乱,陈汉随家人逃难来到香江。
时年十四岁的陈汉,为了温饱生计,去码头做起了苦力。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不少人逃难来到香江,干苦力是大部分人的唯一出路。
只是地盘就那么大,人又那么多,为了混口安稳饭吃,大家不得不互相抱团,以至于冲突、争斗也是常事。
陈汉祖籍海陆丰,做工时有幸结识了一群老乡,大家抱团一处,逐渐在码头站稳脚跟。
之后团体变大,演变成帮派,最后成了别人口中的社团。
那时陈汉虽然年少,但有勇有谋,很快就在帮派内混出了头。
一晃38年过去,当年那个来到香江穷到连条内裤都没有的傻小子,也变成了一个儿女齐全,从二流社团联兴社龙头位退下来的老头。
陈汉大半辈子都在和江湖打交道,一身的江湖气,信奉“枪杆子下面出政权”。
虽然荣华富贵都是靠着一双手打下来的,但对于读书和读书人,他却又有着令人意外的尊重。
为了不让孩子踏自己的老路,陈汉在七年前选择退位,之后洗白岸。
毕竟医生、律师可比混社团有出息多了。
走到书房门口,陈泽耀的回忆结束,抬手敲了敲房门。
咚咚咚~~
“进来。”
敲门声结束,一道沉闷厚重的嗓音传来。
陈泽耀打开书房门,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端坐在书桌后面,捧着一本书的父亲。
年幼时没有机会读书,从来不是拒绝学习的理由,闯出名堂后,陈汉捡起书本,开始读书认字。
没有大背景的联兴社能跻身二流社团,陈汉功不可没。
因为他深知一个道理:哪怕是混社团,也不是唯一个莽字就能解决一切,有时候动脑比动刀有用。
仿佛知道来人是谁,故而陈汉连头都没有抬。
三个老婆不会敲门,女儿们也不会敲门。
至于其他两个儿子嘛……他们有胆子主动来书房吗?
答案显而易见。
来人只有那个“不孝子”陈泽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