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四爷。”
九门提督关盛从虎皮摇椅,规规矩矩的站了起来。
双手贴在身体的两侧,板板正正的站着。
傻柱随后也站了起来。
他这是没想到,民国四公子的“袁克文”会是关盛嘴里的大人物。
可若是,在此时没有溥仪的北平。
袁克文也绝对算的是,顶尖的大人物了。
其实,所谓的“民国四公子”,也有其他的说法。
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嫡长子张-学良。
其次,就是眼前,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又名袁寒云。
另外的几人是,中山先生之子孙科。
北平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
民国农商总长张骞之子张若孝。
民国总统段祺瑞之子段宏业。
另外就是大清加郡王载治之子溥侗跟卢永祥之子卢小嘉。
可是,后面几个人,真是没法跟少帅跟眼前的袁四爷相提并论。
此时的袁克文,算是在北平,首屈一指的一个人物了。
袁克看了一眼关盛,又看了一眼傻柱,笑着说道。
“不必拘谨。”
“咱们又不是第一次见了。”
关盛点着头。
院子里的丫鬟,已经将狐裘跟暖脚的瓷盆。
垫在了袁克文的脚下。
袁克文看着傻柱,说道。
“这孩子,看着就稳当机灵,眼里有那一股子聪明劲儿。”
关盛赔笑,站在袁克文的身边,说道。
“您可别小看了他。”
“那一枚白龙通宝,就是在我眼皮子底下,他捡的漏”。
“而且,面还有一枚宣德钱。”
“硬是让柱子,看出来猫腻了。”
袁克文听着关盛的话,脸还是风轻云淡。
他放下丫鬟递来漱口的“茶杯”,用明前龙井漱完口。
再用苏绣的帕子,擦了一下嘴。
就扔在了地。
袁克文看着傻柱,也就是从傻柱的眼里,看出了一点忠厚劲儿。
一个八岁的孩子,他是真看不出傻柱的名堂。
可是,他也看出来了。
傻柱的心思够“沉稳”的。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傻柱压根就不知道他。
袁四爷抿了一口茶,看着傻柱,问道。
“关盛住在这个地方,你觉得怎么样。”
傻柱干脆利落的,回道。
“闹中取静。”
“曲径通幽。”
袁四爷拿着手里“文徵明”竹雪扇面的扇子,敲打着手心。
他开口夸着傻柱,缓缓说道。
“好一个曲径通幽。”
“外面这么多勾栏青楼,可不是曲径通幽么。”
傻柱一听。
袁克文还是那一套纨绔的路子。
一开腔,说的也都是“荤话”。
谁知,袁克文看着傻柱,继续问道。
“闹中取静,有小隐隐于市的意思。”
他忽然板着脸,看着傻柱,问道。
“那你说说。”
“这小隐,出自何处。”
傻柱一听,就是袁克文想要考他呢。
不过,他也不是文盲。
直接说道。
“有两处典故。”
袁克文摇头晃脑的听着。
九门提督关盛一脸关切,看着傻柱,继续说道。
“一是西晋,王康矩的“反招隐”,诗曰:小隐隐陵篓,大隐隐朝市。”
袁克文缓缓的点着头。
又听傻柱,再次说道。
“还有南宋放翁先生陆游写的“寓叹”。”
“说的是,小隐终非隐,休官尚是官。”
这个典故,九门提督关盛都不知道。
可是,听着傻柱说的头头是道。
而袁克文听着傻柱的话,亦是连连点头。
他拍着关盛的左肩,说道。
“这孩子,看着是一般,可是谈吐不一般。”
“放眼整个北平,即便是教书先生,也不一定知道,这两处典故。”
“不过,咱们该听堂会听堂会。”
“该去潘家园试试本事,还是要去试试本事。”
九门提督关盛点着头。
他又看见傻柱,带着的那个箱子。
随即,看着袁克文,说道。
“你是不知道,我这小兄弟的本事。”
“这不,几天没见,他又淘换了不少玩意。”
“您瞅瞅。”
其实,关盛也没多想。
他就是想要让傻柱,不能让袁克文看轻了。
也是想要袁克文,吃下“傻柱”这颗定心丸。
袁克文微微一笑。
他见过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当年,民国的军阀头子们,提着的好玩意。
都快把他袁家的大门,给踩塌了。
他自小也是耳濡目染,喜欢一下古玩字画。
当然,以他袁家在北平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