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天启皇帝提出的问题,群臣都是一愣。
王三善的事情还没个结果,怎么突然说到信王了?
除了个别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大臣出声赞同外,几乎绝大多数的大臣尽皆沉默不语。
信王的俸禄由一万石提升至五万石,不过是上涨了四万石,这对于大明来说无足轻重。
皇帝既然开口,又是打着先帝的旗号,这样的小事实在是没有必要反对。
可是……
吏部尚书赵南星不动声色的看了内阁首辅叶向高一眼,却见叶向高微阖双目,面无表情的站在首位。
见叶向高没有出头的意思,赵南星十分隐蔽地瞥了户部左侍郎郑三俊一眼。
郑三俊对此心领神会,出班奏道:“陛下仁慈,此乃大明之幸。不过藩王俸禄已有祖制,亲王为每年一万石。
陛下现在贸然提升信王的俸禄……臣只怕此例一开,其他藩王会生出事端。
我大明藩王的俸禄,如今已经占去国库收入的三成。眼下国库入不敷出,藩王的俸禄只应减少,实在是不宜增加。”
随着郑三俊的反对,左都御史杨涟也站了出来。
“郑大人久在户部,实在是老诚谋国之言。陛下疼爱弟妹,可以适当地进行赏赐,实在是不宜提升俸禄。”
伴随着杨涟的声音,右都御史高攀龙,右佥都御史左光斗,大理寺少卿惠世扬,太仆寺少卿周朝瑞,礼部尚书孙慎行,刑部尚书乔允升等人全都呼啦啦站了出来开口反对。
天启皇帝朱由校把脸一沉,“怎么?难道朕给自己的弟弟增添一些俸禄都不可以吗?”
右都御史高攀龙上前一步,躬身道:“国家自有法度,陛下是天下共主,更应以身作则。亲王俸禄一万石乃是祖制,实在不应变动。”
右佥都御史左光斗也跟进道:“信王受封信阳,拥有膏腴之地十万亩。又有陛下新赐的南山皇庄,膏腴之地也不少于三万亩。
如此大的一笔产业,再加上一万石的俸禄,锦衣玉食已然不足以形容。
大明如今处处用钱,辽东、西南、西北叛乱不断,北方又是旱灾连年,百姓越来越困苦,连温饱都保证不了。
陛下,信王的俸禄实在不宜提升了。微臣敢请陛下收回成命,如此陛下幸甚,大明幸甚!”
说到动情之处,左光斗双膝跪倒,频频磕头。
其余大臣也都纷纷跪倒,支持左光斗的说法。
看着朝堂上站立着的寥寥十数人,朱由校满脸的铁青。
“叶爱卿,你也认为信王的俸禄不宜提升吗?”
见朱由校点到自己的头上,叶向高睁开双眼,出言说道:“陛下仁慈,疼爱信王之心天日可鉴,又有先帝托梦,此乃大仁、大孝。
国库入不敷出,藩王俸禄不宜提升,群臣所言有理有据,陛下也应采纳。何况还有祖制,信王殿下又无寸功于国……
一方面是大仁、大孝,一方面又是国家法度……
所以老臣之见,此事还应当从长计议。”
拖,又是拖!
朱由校满脸通红,双眼充血。
屁大的事情,总是要拖很长时间才能解决。长此以往,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暗暗握紧双拳,朱由校下定了决心。
………